一說起房子,相信大多數年輕人感同身受,在面對高不可攀的房價時,內心摻雜著一絲無力感。本質上來說,房子早已成為大家的必需品,在老家有房子有戶口才有地,而作為大城市來說,只要真正買房才能對城市產生歸屬感。也許正是因為這一股心態的存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硬上車,最直接影響就是自身杠桿高位運行,本以為買房的結果是提高生活質量,殊不知到頭來卻本末倒置。但又客觀來說,宏觀因素似乎成為刺激住房需求的原動力,在過去20年里,全國房價均值有5324元上漲至10247元,對于一二線城市甚至省會城市,漲幅接近10倍,“此時不買房以后更加買不起房”這一說法似乎成為本輪調控的潛規則。
要知道,過去有一些人就是因為眼光獨到,大量買了房子,以至于現在都實現了財富自由。而有些人則因為坐等,認為房價大概率會跌,導致自己原本能全款買房的錢變成了首付。如今2020年過去了,2021年到來了,關于房價的話,未來還會繼續漲嗎?現在如果不買的話,5年后會“爛大街”還是“更貴”?我們不妨聽下3位首富的分析,看下有沒有道理。
對于這個問題,曾經的亞洲首富、著名商人李嘉誠直接表示:未來5年的不管是香港還是內地的房價都將會迎來大調整,因為需求在之前幾年就已經釋放殆盡了,未來面臨“需求枯竭”,所以未來5年房價兇多吉少??梢钥闯觯罴握\不看好未來5年的房地產行業和房價走勢。其實這也正常,李嘉誠這些年一直都在慢慢退出內地的房地產行業,他認為房價已經遠遠超過了能夠承受的水平,大部分人都買不起這么高房價的房子。
然而靠房地產起家的萬達,近幾年卻傳出要脫離房地產領域。近兩年也很少傳出萬達在房地產領域的相關新聞,而是經常傳出王健林帶領萬達在大健康、文化旅游方面大手筆投資,甚至還有王健林未來不再開發建房的傳言。王健林可以說是敢做敢為,果敢十足的優秀企業家。這樣一位優秀的企業家自然對房地產市場有著專業和前瞻性的看法。早年,王健林對國內樓市的看法是,未來房地產將出現分化局面,部分一線熱點城市房價可能還有小幅升值空間,而對于部分人口外流較大的城市,房價可能會有回落現象。
而馬云最有名的是房價如蔥的斷言,雖然已經接近3年過去了,房價依然沒有絲毫下降的跡象,甚至很多城市的房價依然保持了繼續上漲的態勢,但是人們對馬云的這些說法依然保持濃厚興趣。畢竟馬云不是一個說假話的人,他曾說“沒有難做的生意”“改變銀行”都得到了一一兌現。
所以說,在5-10年后,房子“無人問津”還是“一房難求”?答案已經很明白了:過剩。3位首富都大致認為房子是供大于求的,房子會多的無人問津,當大家都有住房的時候,誰還會去買房呢?炒房者到時候真的會繼續購房?未必,在沒有眾多剛需作為市場基礎的情況下,炒房也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