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部香港老電影《富貴再三逼人》,電影里面主人公一家中了3千萬的彩票,卻不肯買房子,反而是選擇租房子,然后把錢存在銀行。最后發生了劫案,他們的錢在銀行泡湯了,房子也租不起了。如果當時他們選擇買房子,那么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現在對于大部分人來說,買得起房子的情況下,大部分人肯定不會選擇租房子。因為房子買了就是自己的,租房子則需要一直給房東打工。雖然從成本來說,買一套房子的錢足夠你租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房子,但是大部分人還是愿意買房子。
不過現在也出現一種人,他們寧愿選擇住酒店或者租房子,也不愿意買房子。比如說打工皇帝唐駿他就是如此。唐駿曾經說過,自己常年住在上海市中心的一個五星級酒店,房間的面積高達500平方米,一年的租金是250萬。對于許多人來說200萬已經可以買一套房子了。
不過唐駿卻認為200萬太便宜了。因為250萬不僅僅可以獲得這500平方米的空間,還可以享受酒店的各種服務。唐駿算了一筆數,如果在同等位置買一套500平方米的房子,至少需要6千萬。他把6千萬拿去投資理財,每年的回報率大約是10%,那么一年就可以賺600萬。他每年花250萬去住酒店,還可以倒賺350萬。
其實類似的案例還有香港的千億富豪李兆基。李兆基身家高達2千億元,是香港的第二富豪,不過他在香港生活多年,卻一直沒有買自己的房子。李兆基住在香港著名的小區惠苑的頂層復式豪宅里面。李兆基的房子足足有4層,總計1000多平方米,家里有游泳池等等各種設施。
李兆基一家在這里已經住了30多年,至今都沒有搬家。30多年之前,這套房子價值可能才兩三千萬,不過如今30多年過去了,這套房子的市值估計得六七個億。如果李兆基當年買下這套房子,那么如今他就可以賺到六七個億了。
不過李兆基當年卻沒有這樣做,他選擇租這套房子,一租就是30多年。李兆基給出的租金也已經遠遠超過了當年買房子的兩三千萬了。因為隨著租金的上漲,現在這套房子一年的租金就高達720萬,每個月是60萬的租金。
那么李兆基為何選擇租房子,而不是直接把這套房子買下來呢?這套房子的開發商是李兆基自己的公司恒基地產。恒基地產是上市公司,李兆基則是大股東。所以房子是屬于公司的,而不屬于李兆基自己。
李兆基的公司開發了這個小區之后,李兆基又花錢租下來,其實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李兆基給出去的租金,至少有一大半最后又回到了自己的口袋里。當年的房子看起來雖然才兩三千萬,但是在當時兩三千萬也是一筆大數字。
李兆基有一個外號叫做亞洲股神,這筆錢他沒有去買房子,拿去投資,如今已經賺回了幾百億。李兆基當年先是投資日本的債券市場,資產很快就翻了一倍。之后他又投資了香港的股市,資產又翻了幾倍。
90年代之后,李兆基捉住了一個機會,那就是大量的中概股去香港上市,成功買下了中國平安等公司的股票,單單是中國平安一個股票李兆基就獲利兩三百億。
通過了20多年的運作,當年的幾千萬被李兆基運作成為了幾百億。當然這樣的能力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對于普通人來說,我們還是不建議把買房子的錢拿去搞投資,因為你把本金都虧光的概率遠遠高于賺錢的概率。
其實像李兆基這樣的人來說,只要有他這樣的投資頭腦,其實做什么事情都會成功的。寧每月花60萬租房也不愿買房,今房子漲到5個億,他卻賺到幾百億,李兆基不愧是亞洲股神。后來李兆基發家了,因為他認為自己租這個房子運氣好,所以干脆也不搬了,也一直沒有買下房子,繼續保持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