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個在縣城長大的人,你就會知道,一個縣城的政商界往往就是那么幾撮人在玩。2012年后,公務員招聘確實是已經透明公正,但是那些考進縣城的外地小伙或本地草根,在本土精英勢力把持下的縣城政界想有所作為,要付出巨量的努力。自身有人脈或者能力超強者,也會識趣地往地級市或省會城市里走了,因為他們已經看清了,縱使自己再厲害,都融不入這個地方的核心圈子,即使你在表面身份上是融入了,但是其他人心里還是不認可你這個空降過來的人,因為你沒有他們的鄉音,或者這樣說,你家長輩和他們家長輩并不是親戚或世交。
在這群精英的眼里,這個縣城是屬于他們這個圈子的,必須由他們來切蛋糕才是合情合理符合大局,每一個體制內的外地人或本地草根都只配等著分蛋糕,要不就是不正常的。不正常的怎么辦?你比我級別低我就打壓你,你和我同級別我就排擠你,你天降猛人比我們級別都高?那ok,我們也會尊重上級的安排聽從你的命令,但是我們也會用各種方法旁敲側擊讓你明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除了公務員,其他的體制內單位,譬如國企、事業單位之類,到現在還是大部分縣城各種安插職位的重災區。有些縣城里的學校哪怕是再缺人,也會出現二本師范本科干掉985師范大學研究生的奇觀,懂的人自然懂。
想做生意的,縣城里的建材批發、土石方、KTV、酒吧等低門檻高利潤行業已經都有人在做了,你想做的話,當然也沒人會威脅你退出,畢竟現在人人都講文明了。但是你會在很多地方遇到很多莫名其妙的障礙和阻力,具體情況不表,懂得自然懂。哪怕你真的搞起來了,開張大吉放鞭炮了,本地人也不會去捧你的場,因為人家不想得罪人,人家也不認可你。至于搞IT,搞高科技,那倒是沒人會阻止你,當地政府甚至還想頒個獎狀給你,感謝你豐富了縣城的產業結構,但是技術密集型的東西,能在小縣城活下去嗎?
隨著近幾年基建的發展,很多縣城陸陸續續都通了高鐵,讓很多草根年輕人選擇在一二線城市租房打工,開啟了工作日打工人,節假日縣城人的高鐵往返模式,離大城市近一點的甚至可以開啟每日高鐵往返模式。但是這樣的現象的后果是,縣城里有活力有激情的年輕生產力都被大城市順著高鐵線掠走了,然后他們的財富都流向了城市里的包租公和縣城的房地產開發商。城市里的包租公,他們是bug,至于縣城的房地產開發商,又有哪個能和那幾撮人脫的了干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