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形勢下,國內金融市場上半年總體保持穩定,上市公司業績穩中向好。隨著促進發展的積極因素累積增多,市場機構如何看待下一階段我國宏觀經濟走勢和政策取向?對下半年金融市場有哪些預期?對此,《金融時報》記者采訪了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
李湛認為,從GDP增長看,全年有望實現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背后有兩大支撐因素,即消費和出口。盈利方面,預計2023年下半年A股市場各上市板塊盈利增速將整體逐季小幅改善,下半年將好于上半年。估值方面,A股主要指數估值分位已偏低,創業板及各風格分位接近數次底部水平。其中,泛TMT和中特估板塊估值顯著修復,目前,高估值板塊集中在TMT和可選消費方向上,而部分行業估值分位已至歷史底部。
《金融時報》記者:當前,國內經濟運行整體回升向好,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仍然在主要經濟體當中是最快的,但同時還面臨內生動力不強、需求驅動不足等問題,外部環境也復雜嚴峻。您對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經濟發展有怎樣的預期?
李湛:就經濟基本面來看,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同比數據還是比較可觀的。從上半年看,一季度經濟實現良好開局,但在經濟修復斜率逐步回落,二季度環比壓力增大,但在基數影響下同比仍為高點。上半年環比下滑情況在二季度末基本結束,三季度經濟環比增長或將開始企穩,四季度有望小幅回升。
我們認為,全年GDP有望實現預期目標的背后,有兩大支撐因素:一是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望回升至8.1%左右。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7.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2%,比一季度加快2.4個百分點。從城鎮人均消費支出測算看,仍有一定修復空間,而且主要集中在居住、教育、文化、娛樂和醫療、保健這些可選消費。可以看到消費者信心也在逐步修復。根據人民銀行發布的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最新的居民部門對當前收入和未來收入的預期已經恢復到2021年的水平,這將支撐消費向好。而且,今年3月以來,城鄉居民儲蓄余額增速在明顯放緩。二是積壓訂單或已釋放完畢,外需并未明顯走弱將依舊托底出口增速,全年出口有望實現零增長或小幅正增長。雖然5月、6月份出口增速又到了負值,但是可以看到3月、4月因為積壓訂單的釋放效應,相對去年的預期,外需沒有明顯的走弱,出口仍然保持了一定的韌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1%,其中,出口114588億元,增長3.7%。
《金融時報》記者:過去一段時間,各項政策按照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圍繞穩增長、穩就業、防風險,打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努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對于當前和下一階段政策取向,您如何看?
李湛:從政策來看,當前政策的基本邏輯是內生修復,以重點產業引領內生修復,同時,底線思維清晰,即堅持地方政府債務強約束與“房住不炒”。也就是說,大家對政策的預期是保持定力,所以這個時候經濟的修復主要是內生動力的修復,是一個內生溫和的修復。
除了關注短期的一些政策舉措外,我們更期待中長期進一步深化改革,提振市場和企業主體信心。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我們認為,改革的關鍵詞仍將是科技創新、完善財稅制度、國企改革、教育改革等。
《金融時報》記者:從國內資本市場表現看,上半年滬深北股市指數呈現窄幅波動走勢,我國上市公司業績整體表現穩定。如何看待當前市場的盈利和整體估值水平?
李湛:盈利方面,預計2023年下半年A股市場各上市板塊盈利增速或將整體逐季小幅改善,下半年將好于上半年。其中,全部A股的盈利增速在下半年有望迎來整體小幅改善,創業板和科創板下半年季度內盈利增速也有望維持在較高增速水平。
估值方面,從市場主要指數看,上證綜指、滬深300、創業板指、中證800等整體已經回落到三分之一左右的歷史分位,其中,創業板大概回到5%的歷史分位數,處于非常低的位置。可以說,主要指數估值分位已經偏低,創業板及各風格分位接近數次底部水平。其中,泛TMT和中特估板塊估值顯著修復,目前,高估值板塊集中在TMT和可選消費方向上,而部分行業估值分位已至歷史底部。
《金融時報》記者:從資產配置角度看,在當前經濟整體回升、A股市場估值水平不高的情況下,您認為在行業配置上有哪些領域值得關注?
李湛:在資產配置方面,我們主要關注以下四條主線:
主線一是泛TMT方向。配置邏輯主要是下半年經濟整體偏弱,海內外流動性易松難緊;AI、數字經濟、數字中國等概念受關注;風格業績相對優勢不突出,主題性機會更易演繹。
主線二是“中特估”方向。隨著國企改革持續推進,能源保供與糧食安全、科技創新這兩個鏈條或將成為主題投資機會。此外,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下半年召開的“一帶一路”峰會也或將給相關領域提供“催化劑”。
主線三是復蘇鏈條。下半年經濟波動幅度或將減小,我國經濟有望在四季度環比小幅回升,建議重點關注景氣和基本面穩定,但此前由于過度悲觀預期超跌的食品飲料以及估值安全墊較厚的醫藥生物板塊。
主線四是金融板塊。四季度經濟環比動能有望改善,疊加流動性組合利好金融板塊。建議重點關注銀行和保險板塊,證券板塊的彈性取決于市場對明年春季行情的預期,房地產板塊取決于年底景氣度是否迎來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