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股票回購今年稍早一度達到創紀錄的水平,但在二季度財報中,不少銀行和零售商都表示將減少股票回購行為,而美國總統拜登剛剛簽署的《降低通脹法案》也給明年股票回購前景增加了不確定性。根據該法案,明年開始企業回購股票時,需上繳1%的回購稅。
創紀錄股票回購規模將放緩
巴克萊銀行的數據顯示,截至第一季度末,美國企業用于回購股票的支出超過2650億美元,創下同期歷史新高。同時,根據EPFR的統計,截至8月12日,美國企業更已宣布了8000億美元規模的股票回購計劃,按此速度有望追平甚至超過去年創紀錄的近1.2萬億美元回購規模。
巴克萊的策略師考(Emmanuel Cau)表示,盡管今年迄今股票回購活動強勁,但部分美國企業以自身第二季度業績縮水以及擔心美聯儲的激進加息可能會導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為由,計劃減少股票回購行為。
摩根大通、花旗集團和百思買等銀行、零售商在報告第二季度業績時都宣布將暫停股票回購計劃,決定保留更多現金。
摩根大通的首席執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表示,該行正在暫停股票回購,以滿足更高的資本要求,并為“廣泛的經濟環境”提供靈活性;花旗集團也引用了更高的資本規則,稱其目前處于“構建資本模式”;零售商百思買也表示,暫停股票回購是其資本管理戰略的一部分,“以應對當前的銷售環境”。該公司在二季度財報中大幅下調了業績指引,并表示通脹正在打擊消費者消費能力。
更早之前,星巴克在4月就暫停了股票回購計劃,其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稱:“將現金用在商店和員工身上更好”。
明年回購的前景更加不確定。當地時間8月16日,拜登簽署了《降低通脹法案》,法案的其中一點即是,將對股票回購征收1%的稅,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雖然分析師認為該法案可能會使得一些企業將回購計劃提前到今年下半年,但預計不會給市場帶來重大支撐,因為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將壓過下半年回購加速帶來的任何積極情緒。
Upholdings Group LLC的投資組合經理坎特韋爾(Robert Cantwell)稱:“我們預計下半年不會出現大規模‘回購潮’,因為回購情況更多取決于宏觀環境,而不是1%的稅收。”
他補充道:“該稅收可能抑制股票回購行為,讓企業轉至更多的并購活動或將資金用于內部支出。”
給美股反彈增添變數
雖然分析師對于股票回購放緩最終會對股市產生多大影響仍存分歧,但在美股與高通脹和全球增長放緩對抗之際,如果失去回購的支撐,美股可能喪失部分上行動力。
Julius Baer股票策略主管羅徹特(Mathieu Racheter)直言:“回購是今年美股買盤的最大來源之一,也是美股的巨大支撐因素。但由于盈利前景黯淡和企業首席執行官信心下降,預計回購將從此放緩,美股將失去一些上漲動力。”
除了對股票回購征收1%的稅收外,新法案還要求凈收入(或利潤)至少10億美元的公司,根據其向股東報告的財務報表收益,繳納15%的最低企業所得稅。高盛目前的估算是,兩個因素疊加將使標普500上市企業的每股收益總體下降1.5%,而醫療和信息技術等本身有效稅率較低的行業的每股收益下降幅度可能更大。
但也有分析師認為,美股和回購的關系可能和“雞生蛋、蛋生雞”一樣難以言明。美股自6月觸及低點后持續反彈可能也會減少企業通過回購支持股市的需求。
坎特韋爾稱:“美股在過去一個月里一直在強勁反彈,在此背景下,回購速度放緩完全正常。回購放緩或許可以被視為美股市場強勁的體現,而不是代表美股將走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