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BGR報道,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一顆怪異的超新星正在錯誤的方向上爆炸。對仙后座A(Cassiopeia A)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氣體云的一個部分正在自我坍縮,研究人員稱之為“反向沖擊超新星”。
仙后座是一個星云,位于離地球大約11000光年的地方。它是離地球最近的超新星遺跡之一。這個氣體云直徑大約有16光年。它是由原來的恒星留下的氫氣和其他氣體組成的。研究人員說,最初的超新星產生的沖擊波仍然在撕扯著這個云。
超新星的模型顯示,沖擊波應該向外均勻地擴張,就像一個正在充氣的氣球。然而,研究人員注意到,有一個部分看起來是在自己身上爆炸的。研究人員在最近批準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中對“反向沖擊超新星”進行了深入的挖掘。這篇論文目前可以在預印本服務器arXiv上找到。
研究小組利用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拍攝的數據分析了沖擊波的運動。錢德拉之前捕獲了銀河系中心的驚人圖像。他們發現,在過去的19年里,沖擊波的西部地區一直在退縮,而不是擴大。不過,更耐人尋味的是,他們發現反向沖擊超新星的某些部分正像超新星的其他部分一樣繼續擴張。
仙后座A內部的膨脹與研究人員所掌握的超新星模型并不相符。因此,研究人員認為,一定是發生了其他的事情才導致了反向沖擊超新星。有可能是某種宇宙碰撞導致了人們現在看到的奇怪的逆向膨脹。
研究人員認為,沖擊波可能與該恒星爆炸時噴出的另一個氣體外殼相撞。當沖擊波撞上該氣體時,它的速度變慢,并開始在內殼中產生壓力,將能量向后推。他們還說,外殼可能已經強行穿過新的氣體外殼,創造了我們現在看到的不均勻的膨脹。
主要作者Jacco Vink是阿姆斯特丹大學的一名天文學家。 Vink說,星云內部的運動比我們以前看到的更加混亂。他還說,仙后座A多年前的“死亡”可能是不均勻氣體排出的原因。
這顆恒星在其反向沖擊超新星之前失去了一大塊質量。他們估計它出生時的質量是太陽的18倍,但在死亡時只包含太陽質量的4到6倍。不過,在這個時候,對于這顆恒星如何或為什么會失去如此多的質量,還沒有一個可靠的解釋。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財經股市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 聯系方式:QQ:2261036103,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