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據《證券時報》、《金融界》報道稱,深圳元戎啟行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公司注冊資本由189.35萬元人民幣增加至240.52萬元人民幣,增幅為27.02%。
此外,車東西的報道中,知情人員透露稱,“阿里巴巴此次為戰略投資元戎啟行。”元戎從阿里處融到的金額可能在2億美金(約合12.95億元人民幣)左右,公司估值將超過10億美元(約合64.7億元人民幣)。
元戎啟行成立于2019年2月,是一家L4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目前正和東風汽車、吉利汽車共同開發Robotaxi。
根據公開報道,元戎啟行在兩年時間內完成了三次融資。
2019年9月,元戎啟行獲得近5000萬美元(約合3.23億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領投方為復星銳正,云啟資本、Ventech China、松禾資本等機構跟投。
2020年4月元戎啟行獲得來自耀途資本、七燾投資和貴邦投資的戰略融資,但此次融資的具體金額并未透露。
2020年11月,元戎啟行獲得了來自智盈投資、復星銳正資本、東方富海的A輪融資,融資金額依然沒有透露。
Robotaxi上線深杭 微循環 “雙保險”
元戎啟行的商業模式指向Robotaxi和微循環物流(港口),落地地區為杭州、深圳、武漢、廈門。
杭州:2020年,元戎啟行與曹操出行合作,部署5輛測試車,車型均為吉利幾何A。車輛搭載元戎自研的DeepRoute-Sense Ⅱ的L4級自動駕駛傳感器套件解決方案:7顆攝像頭(車頂盒),3顆激光雷達(車頂),1顆固態激光雷達(車輛前端)。
深圳(福田):2021年7月,元戎啟行在深向公眾提供RoboTaxi服務,共部署20輛RoboTaxi,運營區域覆蓋核心CBD等近百個站點,總運營路段長達200余公里。深圳市民可以通過元戎啟行微信公眾號/小程序進行免費體驗。
元戎啟行已獲杭州、武漢、深圳等地的測試牌照。合作車隊規模為:武漢26輛,杭州10輛,廈門7輛(無人集卡)。車型包括東風E70、吉利幾何A、東風無人集卡(前裝)。
面向物流行業,元戎啟行與廈門(遠海碼頭)合作,為碼頭集卡提供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推動碼頭裝卸、運輸的自動化。
元戎在商用車板塊的合作伙伴為東風,公開報道中,對其重視程度頗高。
2019年9月23號,東風汽車集團技術中心舉行科技創新周,東風汽車集團董事長竺延風乘坐Robo-Taxi作為特邀嘉賓參加直播。
2019年10月,在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期間,東風與元戎合作的Robotaxi也在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武漢)示范區進行示范運營。
連續參與Pre A輪與A輪融資的復興銳正,同樣曾為元戎啟行站臺。
根據百家號“元戎啟行科技”報道:
2020年7月8日,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在深圳自動駕駛測試公開道路上,體驗元戎啟行的L4級自動駕駛汽車Robotaxi。
機構力挺,創始團隊表態也堅決。
元戎啟行副總裁劉念邱在2020年5月接受鎂客網訪談時表示,Robotaxi是公司的主線業務,也是中長期目標。
Robotaxi獲利拐點未到,流量戰爭即將打響
星辰難摘,危樓頗高。
Robotaxi技術難度高、發展周期長、算法迭代前期較慢,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才能支撐技術研發、人才培養以及后續的商業化運營。
算得上是自動駕駛商業化“最難摘的珍珠”。
中信證券也評估,盡管未來市場廣闊。但對比其他三個場景,Robotaxi在技術實現難度上是最高的。所以玩家以科技巨頭和行業巨頭為主。
而圈內也認為,相較于傳統燃油的士,Robotaxi商業化最大的成本阻礙:仍是激光雷達(硬性支出)與安全員(政策限制)。
但現在絕大部分的Robotaxi企業仍在采用Waymo的激光雷達路線(更安全,也更昂貴)。特斯拉也被認為是潛在追趕者(更便宜,數據量更大)。
麥肯錫預測,Robotaxi成本拐點將會出現在2025-2027年。
因此,能否獲得更大的流量入口,把戰爭時間拖進拐點,
等待更便宜可量產的激光雷達,在政策的扶持下轉向盈利。
成為了這批企業講故事的“新梗”。
“新貴”元戎啟行的7個對手
元戎目前的估值預計已達到10億美元左右,并被車東西評價進入“獨角獸”隊列。
元戎的先手牌是測試里程。
在業內對于Robotaxi企業的評估中,元戎以測試車輛規模多(200輛,2020-2022)和測試里程長見長。
元戎力求從供應鏈解決激光雷達的成本問題。
2020年4月,元戎啟行參與了一徑科技7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后者將為其提供半固態MENS激光雷達的解決方案。每臺激光雷達的價格預估在一千美元以內(數千元人民幣)。
此外,就自媒體“九章智駕”的評測中(深圳南山、雨后、復雜路面),元戎被獲評活好。
自研加速引擎。
車輛駕駛風格比較保守,對行人的安全權重非常高。
主要的路面目標幾乎沒有漏檢,識別場景遠。
唯一的缺陷,可能是底盤控制還需優化,剎車比較硬。
不過,凡事追求穩妥的直男元戎,估值整體仍處在尾部,仍屬“新貴”。
根據鯨準及東吳證券數據,在全球范圍內,元戎前面至少還有7個對手:
Waymo(估值300-400億美元)、Cruise(估值300億美元)、百度Apollo(估值220-250億美元)、小馬智行(估值120億美元)、Argo AI(估值72.5億美元)、滴滴沃芽(估值60億美元)、文遠知行(估值33億美元)、Auto X(估值十幾億美元)。
阿里的選擇同樣有些“追求性價比”。
元戎正在超越的友商Auto X,同樣獲得阿里巴巴的投資及高德的流量入口,在加州路測牌照獲取上頗為激進,立志于講好“中美故事”。
Auto X的投資方包括東風汽車、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上汽集團、聯發科、真格基金、Plug and Play中國基金、香港HKSTP科技發展基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