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冬天剛洗完澡的幾分鐘內,人會感到極其冷,但一般緩一會后這些癥狀就會消失。但是,一些特殊的人可能無法承受這種“冷”,在接觸冷空氣后,他們甚至可能面臨生命危險。而原因在于,他們對“冷”會產生嚴重的過敏反應。
冬天洗澡是一種即痛苦又舒服的體驗。痛苦的是洗澡前的幾分鐘,由于溫差,熱量會由皮膚向四周的冷空氣傳遞,這會讓人感覺寒冷。但經歷過的人都明白,在洗完澡后幾分鐘內會比洗澡前更冷,這時皮膚與周圍的溫差更大,而身體的毛孔幾乎處于完全打開狀態,冷空氣會直接刺激到毛孔底部的神經,讓人禁不住起雞皮疙瘩。
剛洗完澡就差點暴斃
對于正常人來說,只要緩一緩,這些感覺會慢慢消失,但是一些特殊的人可能無法承受這些。前不久,《急診醫學期刊》雜志報道了一個特殊的病例。一位34歲的男性洗完熱水澡后,拉開浴室門時,直接栽倒在地上。當家人發現他時,他呼吸艱難,皮膚上出現了大量紅腫塊(蕁麻疹的癥狀)。隨后他的家人叫來了救護車,將他送往醫院進行緊急搶救。
這位男性剛經歷的是一種危及生命的全身性過敏反應。而讓他過敏的對象,正是在浴室門外靜靜等候的冷空氣。據他的家人透露,這位男性曾有過一段對“寒冷天氣”的過敏史。但此前他的癥狀比較輕,只是身上會出現一些紅腫塊。而這些癥狀也是在他從常年溫暖的密克羅尼西亞搬到氣候更寒冷的美國科羅拉多州后才開始的。
圖片來源:Pixabay
醫生診斷后表示這位男性患有寒冷性蕁麻疹(cold urticaria),這是一種皮膚暴露在低溫環境后常有的癥狀。但在通常情況下,癥狀不會這么嚴重,只是受冷區域出現瘙癢性水腫,一般在半小時至1小時后就會恢復。除了接觸冷空氣、冷水,吃冷的食物、喝冷的飲料都會導致類似的癥狀。在2018年報道的一個病例中,一位40歲的女性在同事將辦公司的空調溫度調低后,出現了冷過敏的癥狀,全身突然出現了蕁麻疹。根據她后來的描述,在寒冷有風的早晨、在室外行走或者剛在海里游完泳后,她也會出現類似的癥狀。
全身性過敏反應
關于寒冷性蕁麻疹的一種常見的診斷方式是,將一個冰塊放在胳膊上5-10分鐘左右,有這類過敏癥狀的人,通常就會出現紅腫塊等癥狀。雖然這種冷過敏反應十分罕見,但它和其他過敏反應產生的原因非常相似:當免疫系統發現體內存在潛在的危險因素時,比如身體受到冷的刺激,一些特定的白細胞和組織細胞會釋放組胺,誘發免疫反應。
蕁麻疹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而當過敏的人接觸過敏源的類型和程度不同時,身體產生的癥狀不盡相同。其中最嚴重的是一種全身系統性的超敏反應(Anaphylaxis),如果沒有進行及時處理或強求,很可能會危及生命,就像那位男性出現癥狀。這種癥狀在所有人群中都會發生,小孩的誘因通常會是食物,而成年人則是藥物,另外不小心接觸到毒素也會產生類似的癥狀。及時的處理措施主要是服用一些抗過敏的藥物,包括第二代的H1抗組胺藥、腎上腺素。
這種過敏癥狀出現的時間也不能確定,可能是在立即接觸過敏源之后,也可能是一段時間之后。對于那位34歲的男性來說,他可能就出現了嚴重速發的過敏癥狀,當他從熱的環境突然進入冷空氣時,全身的皮膚出現變紅、變癢和腫塊的癥狀,隨之而來是血壓降低、呼吸困難(呼吸道變窄、舌頭和喉嚨腫脹)和心跳變快但更弱,以及隨后的嘔吐、腹瀉甚至是暈倒。這些過敏癥狀會對人的肺部、心臟以及腸胃造成嚴重的影響。
過敏人群正在增加
在經過緊急的供氧和多次藥物注射后,這位男性患者的過敏癥狀消失,身體特征也恢復平穩。目前,他已經出院但需要每天服用10毫克的西替利嗪,用于維持治療和預防過敏癥狀,并且需要避免暴露于冷的液體中。此外,醫生還給了他開具了一個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用于控制突發情況。
目前還沒有研究證實,這種冷過敏反應出現的確切原因,可能是遺傳,也可能是后天獲得。據研究估計,全球大概有0.05%-2%的人會因為遺傳會患上終生性的過敏反應。而后天獲得的原因,可能是免疫系統受到了影響,如遭受病毒感染或者出現了一些疾病如癌癥等。在這類過敏人群中,有50%的患者在5年內會恢復到正常情況。
類似這名男子對冷過敏的情況雖然并不常見,但目前過敏的人群卻在逐年增加。據一些調查顯示,每100人中就有22人遭受著過敏癥狀的折磨。另外一些預測性研究,還顯示在未來20年,過敏的人群或會超過全球總人數的一半。在中國,也有1億多的人面臨著過敏癥狀,而兒童中出現過敏的比例遠大于其他人群。如何避免過敏反應對人的健康和生活造成的影響,正是一個全球需要共同應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