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發布了《中國財富管理能力評價報告(2022上)》,并列出2022年上半年財富管理能力百強機構。
報告顯示,財富管理能力百強機構中,前二十家有十八家為銀行,招商銀行以26876億元的總保有規模排名第一,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排在第二、三位。
從百強機構的數量上看,前100家機構中,銀行上榜64家,依然處于絕對優勢地位;券商、第三方互聯網機構、基金公司分別入圍18家、11家、6家。
從總體評分看,前100家機構得分平均值為216.96分,較2021年年底穩步提升5.4%。其中,銀行平均得分為237.38分,券商評分162.71分,首次超過基金公司的140.10分,第三方互聯網機構得分235.35分。
報告認為,百花齊放的多元化財富管理渠道格局逐步完善。其中,銀行龍頭地位穩固,券商財富管理轉型見效。第三方互聯網機構依托其技術與用戶體驗優勢,服務長尾用戶群體,也成為財富管理市場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報告還指出,居民金融資產配置需求日趨多元,對財富管理機構的專業服務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特別是在市場波動背景下,高質量的財富管理服務成為機構的核心競爭力。
在這背后,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發展整體處于上升通道,低門檻、低費率的公募基金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報告編制的“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發展指數”顯示,二季度總指數為695.75,同比增長11.06%。其中,公募基金指數增長遙遙領先,二季度同比增長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