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揭曉。
這是《財富》雜志連續第27次發布這份全球大公司排行榜。今年的榜單里,中國大陸(含香港)上榜公司數量連續第二年居首,達到135家,比上一年增加11家。加上臺灣地區企業,中國共有143家公司上榜,占比將近三成。今年,美國共計122家公司上榜,比上一年增加1家。
今年共有45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其中新上榜和重新上榜的中國公司有18家,它們是:中國船舶集團、浙江榮盛控股集團、浙江恒逸集團、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敬業集團、新希望控股集團、新華人壽保險、濰柴動力、北京建龍重工集團、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龍湖集團、廣州市建筑集團、廣州醫藥集團、華潤置地、云南省投資控股集團、萬洲國際、紫金礦業集團、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解讀:一個城市有多少家世界500強企業,雖不能絕對衡量當地經濟發展水平,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城市競爭實力和競爭格局。需要說明的是,世界500強是以規模論高下,比拼的是營業收入,城市分布則以總部所在地為依據。
.
從最新榜單來看,中國143家上榜企業,共分布在37座城市。其中,作為眾多央企總部所在地,北京共有61家企業上榜,占比超過四成,遠超其他城市。全球范圍內,自2013年首次超過東京以來,這已是北京連續第9年位居全球城市榜首。
上海、香港、深圳、杭州、廣州和臺北處于“第二梯隊”,分別有9家、9家、8家、7家、5家、5家企業上榜。由此計算,北京上榜企業數量超過六座城市總和。不包括香港和臺灣地區企業在內,在內地126家上榜企業中,四座一線城市占據83個席位,占比近七成,頭部效應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杭州共有3家企業新入榜,即浙江榮盛控股集團、浙江恒逸集團和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杭州世界500強企業也由此增至7家,繼2019年首次超過廣州之后,連續第三年“挑落”廣州,直追深圳。
除此之外,廈門也有3家企業上榜,蘇州、佛山、福州、濟南、西安、石家莊、烏魯木齊7座城市則各有2座城市入圍。武漢、南京、青島、昆明、南寧等剩余的22座城市則各有1家企業上榜。其中,昆明、龍巖和濰坊都是首次實現“零”的突破。
從排名變化來看,中國上榜企業中,位次上升最快的是位于大同的晉能控股集團,排名大幅躍升325位,位列第138位;位于濟南的山東能源集團也上升225名,位列第70位。不過,這兩家公司排名躍升均是由于幾家世界500強能源與礦業公司之間的重組合并。其中,山東能源集團與兗礦集團聯合重組。晉能控股來自多家世界500強的重組與整合,包括原同煤集團、晉煤集團、晉能集團和潞安集團等公司。
此外,盛虹控股集團(蘇州)、中國核工業集團(北京)、江西銅業集團(貴溪)、廈門國貿控股集團(廈門)、臺積公司(新竹)和廈門象嶼集團(廈門)均上升超過百位。
位次下降最多的則是太平洋建設集團(烏魯木齊)、怡和集團(香港),排名下降均超70位;雪松控股集團(廣州),排名下降63位;珠海格力電器(珠海),排名下降52位;中國中化集團(北京),排名下降42位。
#動向
國務院成立調查組調查鄭州特大暴雨災害
新華社消息,7月17日以來,河南省遭遇極端強降雨,特別是7月20日鄭州市遭受特大暴雨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國務院決定成立調查組,由應急管理部牽頭,相關方面參加,對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進行調查。調查組聘請專家為調查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調查組將依法依規、實事求是、科學嚴謹、全面客觀地對災害應對過程進行調查評估,總結災害應對經驗教訓,提出防災減災改進措施,對存在失職瀆職的行為依法依規予以問責追責。
8月2日,河南省政府防汛救災新聞發布會通報,截至8月2日12時,此次特大洪澇災害已致302人遇難,50人失蹤。其中,鄭州市遇難292人,失蹤47人;新鄉市遇難7人,失蹤3人;平頂山市遇難2人;漯河市遇難1人。
多省審計報告揭示專項債問題:部分違規用于發工資、買理財
截至8月2日,已有10余個省份審計廳(局)公布《關于2020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近年來專項債發行規模快速擴張,2020年達到3.75萬億的歷史高點,因此報告也將專項債列為重點審計內容。據媒體梳理,多個省份審計報告顯示,專項債使用問題主要集中在資金閑置以及投向不合規等方面。投向方面甚至出現發放工資、差旅費及購買理財等問題。
濟南將探索籌建黃河大學
日前,有網友通過濟南市政府網站“民聲連線”欄目留言,建議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立一個面向未來、服務動能轉化、高水平、智慧型的新型綜合性大學。對此,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管理委員會答復,“目前濟南市正在積極籌設空天信息大學,若能獲批我們將積極爭取將校址選在起步區。起步區在教育發展規劃中為高等教育發展預留了充足空間,將探索籌建黃河大學,探索在起步區舉辦具有獨立法人資質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中國內河最大水鐵聯運樞紐武漢啟用
8月1日,武漢陽邏國際港集裝箱水鐵聯運二期項目正式啟用。該項目不僅是中國長江水鐵聯運第一港,也是長江干線乃至中國內河最大水鐵聯運樞紐。
當天啟用的陽邏國際港集裝箱水鐵聯運二期項目,位于武漢市新洲區陽邏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中國長江干線港口12個水鐵聯運項目中最先啟用的港口。據介紹,該項目承載著武漢建設長江中游航運中心的重要使命,打通鐵路和水路運輸間“最后一公里”,加入“5G+”等智慧元素,形成鐵港同場、運營同場、查驗同場、信息同場的一體化格局。
又一時速350公里高鐵明日開通
“中國鐵路”官方微信號消息,遼寧朝陽至凌海南高速鐵路(下稱朝凌高鐵)將于8月3日開通運營,京哈高鐵北京至沈陽段與京哈鐵路秦皇島至沈陽段實現互聯互通,大連、錦州至北京最快旅行時間分別為4小時、2小時17分,較之前分別縮短47分鐘和35分鐘,東北地區進出關快速鐵路客運通道進一步完善。
朝凌高鐵線路全長 107 公里,沿線設遼寧朝陽、巴圖營、錦州北、凌海南 4 座車站,設計速度 350 千米/小時,初期運行時速 300 公里。
#數讀
31省份上半年社融規模增量:蘇粵浙居前三甲
央行網站2日公布2021年上半年地區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統計表顯示,江蘇、廣東、浙江居前三甲。
地區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定區域內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總額。
具體來看,江蘇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位列第一位,為23467億元;位居第二名的廣東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1698億元;浙江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9272億元,居第三。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阮健弘此前曾表示,今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累計增量17.7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3.13萬億元,但比2019年同期多3.12萬億元。6月末,社會融資規模余額的增速是11%,與上月末基本持平。
7月30日,央行召開2021年下半年工作會議要求,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貸款合理增長,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
中國教育部官網2日更新的信息顯示,此前任中國科協黨組書記、書記處第一書記的懷進鵬7月接替陳寶生出任教育部黨組書記。
另據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官網顯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張玉卓7月起接替懷進鵬任中國科協黨組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