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11日,本田宣布自己已獲得日本政府L3級自動駕駛系統安全認證。獲得這項認證,意味著車企將有資格推出搭載L3級自動駕駛系統的量產車型。
在特定條件下,L3級自動駕駛系統可以代替人類駕駛員完成駕駛操作,從而解放人類駕駛員的雙手、雙腳以及雙眼。
按照計劃,本田會在2021年3月31日前,開始銷售搭載Traffic Jam Pilot(本田的L3級自動駕駛系統)的Legend汽車。
一、新政助力本田落地L3級自動駕駛
本田能夠推出并于明年上市L3級自動駕駛汽車,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日本政府政策的推動。
為促進L3級自動駕駛汽車商業落地,日本國土交通省(Ministry of Land, Infrastructure, Transport and Tourism,MLIT)對《道路車輛法》做了部分修訂,L3級自動駕駛系統被添加到符合安全標準的機動車輛設備清單中。而據公開報道,新《道路車輛法》已經于今年4月1日開始生效了。
本田已收到來自日本國土交通省頒發的L3級自動駕駛安全認證。獲得這項認證,意味著本田將有資格在高速公路擁堵路況等特定條件下,利用自動駕駛系統代替人類駕駛員,來駕駛汽車。
本田的L3級自動駕駛系統名為Traffic Jam Pilot。按照計劃,該系統將在明年上車。搭載Traffic Jam Pilot的豪華轎車本田Legend會在明年3月31日前上市銷售。
二、因接管難題 福特奧迪放棄了L3
按照SAE自動駕駛分級標準,L3級自動駕駛要求系統能夠在特定條件下執行汽車動態駕駛任務,并在需要接管時發出警報提醒駕駛員。
相比于L2,L3既可以解放雙手、雙腳,也可以幫助駕駛員解放雙眼——在特定條件下,駕駛員不再需要時刻觀察路況并為此負責了。
從概念界定出發,什么是L3級的自動駕駛系統似乎已經比較清楚了。然而在實際落地過程中,接管時間如何界定,成了L3級自動駕駛系統發展的一大障礙。
根據來自《歐洲汽車新聞》的消息,2016年,美國汽車制造商福特曾表示,公司將在很大程度上跳過L3,接下來將在專注L4級自動駕駛的同時,繼續開發L2級別的駕駛輔助功能。
那個時候,福特高管們聲稱他們不知道該怎么處理L3級自動駕駛中的駕駛控制權切換的問題。
除了福特,奧迪也曾在落地L3級自動駕駛上受挫。
車東西曾在今年3月獨家報道,作為研發L3級自動駕駛的先行者,奧迪已于2019年年底正式取消了相關的研發項目(報道全文請見《獨家 | 奧迪取消L3級自動駕駛項目,投入10億歐元,上千人研發多年》)。
當時,奧迪中國的員工曾對車東西表示,L3級自動駕駛項目被取消的核心原因是法規出爐的時間遙遙無期。然而,據多位了解該項目的業內人士透露,項目取消的核心原因正是L3級自動駕駛的“接管”悖論問題難以解決。
福特、奧迪決定放棄L3,本田和奔馳的選擇則是“迎難而上”。
今年9月,奔馳發布全新S級并同步發布了L3級自動駕駛系統。按照奔馳的說法,S級可以在擁堵或交通密度較高的高速公路上,開啟名為Drive Pilot的L3級自動駕駛系統。按照法律規定,屆時汽車的最高時速將不超過60公里/時。
在Drive Pilot系統開啟之后,駕駛員的雙手、雙腳和雙眼將得到解放,進而可以在車上處理郵件、看雜志或者進行線上會議。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奔馳也曾表示,只有德國等少數國家出臺了允許使用L3級自動駕駛技術的法律框架。換句話說,不管是奔馳還是本田,在推出L3級自動駕駛的過程中,都是有相關政策提供了支持的。
▲奔馳S級在高速公路上實現L3級自動駕駛
結語:面對L3,不同玩家反應各異
自動駕駛如今已成兵家必爭之地。而這其中,關于ADAS和L4級以上的自動駕駛如何去做,行業已形成基本的共識。
L3級自動駕駛的研發和落地則因為牽涉到責任界定的“灰色地帶”,從發展起初就困難重重。面對L3,不同產業鏈玩家的看法可能完全不同。福特和奧迪選擇轉向L2和L4,放棄L3;奔馳和本田則選擇繼續推進。
另外,從奔馳和本田對L3級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經驗來看,相關政策或法律法規的許可也是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