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峰時,汽車年產量達300多萬輛位列全國第一,多家知名摩托車品牌形成的“摩幫”一度占據全國產銷量的“半壁江山”;如今,汽車產量下滑到100多萬輛,摩托車國內市場占有率不到10%……重慶,這座曾經輝煌的汽摩之都,近幾年因產品多面向低端市場、創新研發不足等原因,汽摩產業正處于轉型提質的陣痛期。
位于渝西的重慶市永川區,過去只有部分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但近兩年,隨著長城汽車、雅迪電動摩托車等知名汽摩企業的入駐,一批零部件配套企業相伴而來。永川,一座汽摩新城正在快速崛起,不但推動了重慶造汽車、摩托車邁向中高端,同時也豐富了區域汽摩產業配套體系,為重慶汽摩產業轉型升級注入了新動能。
從汽摩產業基礎薄弱,到產值達到數百億元規模;從資源要素優勢不明顯,到企業主動追加投資,疫情期間招商引資逆勢上揚……短短兩年多時間,永川產業發展跑出“加速度”的秘訣何在?其為西部中小城市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有何借鑒啟示?
兩分鐘1臺皮卡 40秒3輛電摩
“雙班倒”抓緊生產,兩分鐘左右就有一臺“長城炮”皮卡車下線,隨后很快被運往全國各地——這是記者在長城汽車永川生產基地看到的火熱場景。該基地去年8月底建成投產,盡管今年一季度因疫情影響了生產計劃,但隨著復工復產的加速,目前日產量從去年最高的262臺猛增到現在的500多臺,但依然供不應求。“我們還欠市場端1萬多臺的訂單!”長城汽車永川生產基地副總經理呂文斌說。
商用版側重實用、乘用版側重舒適、越野版側重硬朗,今年上半年銷售9.5萬多臺、同比增長47.7%……疫情沒有擋住“長城炮”皮卡的火熱銷售。呂文斌認為,“長城炮”皮卡車一經推出就受到市場認可,一方面得益于長城汽車抓住了越來越多的城市解禁皮卡車的市場機遇,另一方面在于企業“過度研發”,一改皮卡車粗糙的貨車形象,滿足了不同消費者對豪華皮卡的需求。
在永川區,與“長城炮”一樣備受市場青睞的還有“雅迪摩”。
3條生產線上,工人們熟練地組裝,每40秒鐘,就有3輛電動摩托車下線。“這還只是我們的代工生產線,等我們自己的工廠建好后,工人將從現在的400多人增加到1700多人,生產速度還將進一步提高。”雅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監陳雪榮帶領記者參觀代工廠時說。
作為電動摩托車知名品牌,雅迪集團項目去年11月落戶永川區。為搶占西南市場,雅迪集團在永川區加快建設百萬臺電動摩托車生產基地的同時,還租用當地一家摩托車企業代工生產。“西南地區山地多,電動摩托這里能跑,其他地方更不是問題。因此,我們重點解決產品的續航、節能等問題,突出好看、好用、好騎的優勢,深挖西南市場空間。”陳雪榮說。
汽摩龍頭企業來到永川,吸引了一批配套企業緊跟而至。今年3月在永川建成投產的瑞悅汽車重慶生產基地,隸屬于有著“汽車業的富士康”之稱的富滿集團。記者在該基地看到,多條自動化沖壓線、機器人焊接線正在緊張作業,這里將年產10萬臺套汽車車身沖壓、焊裝件以及20萬臺套汽車內外飾件、空調、座椅等。
富滿集團公司董事長孟瑞章介紹,作為長城汽車的老配套商,長城的到來是企業落地永川的重要因素。“現在‘長城炮’皮卡有40多個零部件由我們供應,除了和長城汽車合作更緊密之外,我們還與川渝的汽車企業加強了合作。”
讓人難以相信的是,近兩年汽摩企業紛紛入駐的永川區,在2017年以前汽摩產業體量小,以零部件生產企業為主,缺乏龍頭企業和先進技術支撐。短短兩年多時間,永川區已初步形成以長城、慶鈴等3家汽車整車企業,瑞悅等兩家代工企業,雅迪新能源摩托車和數十家零部件企業為主體的“3+2+1+N”汽摩制造產業體系,今年汽摩產業產值有望達到358億元、增長129%,產業集群效應逐步顯現。同時,重慶汽摩產品主要以客貨車、轎車、燃油摩托等為主,永川造高端皮卡、電摩為處于陣痛期的重慶汽摩產業優化升級添加了“新燃料”。
招什么商?怎么招商?
位于成渝雙城經濟圈的永川區,是一個人口約114萬多人的中等城市,三四年前鋼鐵和煤炭產業占當地工業產值的36%,新興產業空虛。“興城關鍵在于興業!”在永川區委書記滕宏偉看來,西部中小城市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招商引資是必由之路,而招商引資首先就要解決招什么、怎么招的問題。
雖然和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在人才吸引、要素資源、產業基礎、交通區位等方面的優勢并不突出,但大城市的發展離不開中小城市的支撐。成渝地區是制造業基地,因此近年來永川區在招商引資中擯棄“撿到籃子都是菜”思維,而是結合成渝地區優勢產業找準定位分工、承接產業配套,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
“我們的定位就是建設重慶重要的先進制造業集聚區,我們瞄準的就是先進制造業項目,即‘當期有市場、未來有潛力’的成長型企業。”滕宏偉說。
解決了招商定位問題,接下來就是怎么招商。“我們招商引資不是簡單的拼優化政策,而是精準招商、抓大帶小,用資源和市場吸引先進制造業企業落戶永川。”永川高新區鳳凰湖產業促進中心黨工委書記陳建國說。
汽摩產業鏈長,對區域社會經濟帶動作用突出。盡管近幾年面臨產能下滑、產業轉型的壓力,但重慶汽摩產業基礎好、輻射西南大市場以及有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出口優勢。沒有落后產業、只有落后產品,永川區在招商引資中緊盯汽摩龍頭企業,走與重慶汽摩現有產品差異化的發展路徑。
經過研究比較,2017年永川選定銷量質量俱佳的長城汽車重點招商。當時,全國有近20個城市都在爭取長城整車生產基地入駐。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永川列出了自己長處——“公鐵水空軌”交通物流樞紐、市場涵蓋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通道便于出口、川渝汽車產業配套齊全、重慶職業教育基地等,這些正是整車制造企業所看重的。同時,永川區干部作風和營商環境也給長城汽車留下了深刻印象,最終長城汽車項目花落永川。
“我們在招商引資中不是等待商機,而是主動尋找商機。”陳建國說。永川區招商團隊注重研究目標企業的歷史、現狀及行業發展趨勢,特別是龍頭企業戰略性擴張最關注什么、最需要什么、最擔心什么,站在企業角度尋找發展痛點,并結合永川自身實際提供解決方案。
以雅迪電動車為例,2019年4月國家出臺了電動摩托車國家強制性規范,行業加快洗牌。永川區招商團隊研究發現,市場占有率第一的雅迪集團如果在2019年下半年不建設新生產基地,現有產能將很快飽和,影響企業競爭力。雅迪集團很快被永川的行業分析、解決方案和重慶的摩托車產業基礎所打動,僅用2個月便決定在永川投資。
“從洽談到簽約,我們只用了36天時間,這是我們所有投資項目中最快的一個。”富滿集團公司董事長孟瑞章說,“重慶約400萬輛的汽車產能、輻射西南地區以及東南亞市場還有當地政府高效的服務,讓我們決定在這里布局全產業鏈,建設研發中心和西南總部。”
營商環境與職教優勢打造企業發展樂土
從2018年6月啟動建設,到2019年8月整車下線,長城汽車永川生產基地用14個月創造了國內汽車整車工廠建設的新速度。這一速度的背后,離不開當地政府的良好營商環境。永川基地建設過程中,其鍛壓平臺建設需要混凝土連貫澆灌,永川區舉全區之力為其協調供應混凝土。在復工復產中,永川區向相關區縣政府發函請求幫助49家長城汽車配套廠盡快復工,并為企業新招聘2千多名員工……因在永川發展順利,今年長城汽車又有3個項目決定落戶永川,追加投資12億元。
“成長型企業需要的不僅是優惠政策,更是一個地方的營商環境。永川區以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區為目標,構建‘做的比說的好、干的比簽的好’的營商環境。” 滕宏偉說。
企業落地后如果服務不跟上、難以正常投產,壞了口碑就會影響后續招商。為此,永川區各工業園采用“秘書制”精準服務模式,安排熟悉審批的專職人員作為企業秘書全程代辦工商注冊、土地招拍掛等審批事項,實現“企業負責院墻內的,政府負責院墻外的”,助推企業快落地、快建設、快投產、快達產。
另一方面,永川區著力提高審批效率、規范行政執法、紓解企業困難,增強企業獲得感。近期永川區開展千名干部進企業幫扶活動,目前已派出4期共400名干部進駐200家企業,幫助企業獲得政策減免或補貼1234萬元,協調解決困難355個。永川理文造紙公司最初只有一條包裝紙生產線,為延伸紙漿、衛生紙等產業鏈,企業急需近千畝的工業用地。在當地園區協調下,拆遷征地工作順利推進。“我們的衛生紙項目僅三年時間,產能從2萬噸/年增長至54萬噸/年,沒有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不可能做到的。”該公司副廠長陳定海說。
發展先進制造業離不開技能人才支撐。永川區是重慶職業教育基地,現有職業院校17所、每年畢業生約3萬人。但由于部分職業院校教授的技能與企業用工實際脫節,導致產教“兩張皮”,企業難以招到合適的技工。
“要粘住產業和教育兩張皮、實現學校教的就是企業要的,政府是強力膠水。”滕宏偉說。為打造西部職教城、培養供需對路的技能人才,近年來永川區實施“職教發展24條”,對當地職業院校擴大招生、提檔升級給予補貼,同時搭建平臺讓企業與院校共建實訓基地、現代學徒班。如長城汽車在永川投產前就與當地職業院校辦了9個實訓班,企業一投產畢業生馬上就能上班。
永川區這個西部中等城市,不到三年時間就聚集了汽摩產業集群、崛起一座汽摩新城,其產業發展“彎道超車”的背后邏輯是明確自身發展定位、開展精準招商選商、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發揮職業教育優勢,為中小城市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樣本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