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面上,券商股延續漲勢,資源股石油、有色、煤炭、鋼鐵回暖,光學光電子、造紙、汽車、物流等板塊活躍。核電概念股走強,蘭石重裝、臺海核電、太原重工漲停。
個股方面,2818只個股上漲,其中恒泰艾普、ST威龍、華昌化工等多只個股上漲幅度超過5%;786只個股下跌,其中雪迪龍、優彩資源、易明醫藥等多只個股下跌幅度超過5%。
資金流向方面,行業板塊主力流入前五名的是其他交運設備、文化傳媒、互聯網傳媒、營銷傳播、船舶制造;流出前五名的是其他交運設備、文化傳媒、互聯網傳媒、營銷傳播、船舶制造。
本周,統計顯示,A股市場將迎來11只新股申購,其中注冊制下科創板注冊制新股5只,創業板注冊制新股3只。上述11只新股預計合計發行股數約4.3億股,合計募資預計在64億元左右。按照發行數量計算,本周將是農歷牛年新股發行新的高峰。
全球來看,當地時間3月6日,美國參議院以50票贊同、49票反對,通過1.9萬億美元新冠紓困救助法案。股市方面,上周五美股盤中反彈,截至收盤三大指數均漲逾1%。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大漲,繼在2月26日瘋漲后,再度回到前期高位。
廣發證券指出,美國這輪刺激計劃,其效力大概率在二季度末到三季度初顯著減弱,因此二季度末到三季度初美股調整風險極大,且調整后美股也將迎來長期風格切換。
對于A股,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認為,美債利率對A股是短期擾動,A股牛市格局沒變:企業盈利仍在回升中、市場情緒雖偏高但未極端。高波動和輪漲是牛市后期特征,短期復蘇邏輯的后周期占優,如資源和金融,輪漲后重視科技+大眾消費。
中金公司認為,出口數據進一步提振企業盈利預期,A股和海外中資股非金融全年有望實現20%以上增長。行業層面,重點關注機械、電子、部分化工品、汽車零部件等板塊的業績提振。海外疫苗繼續落地、美國財政刺激政策通過,同時出口數據超預期及中國兩會召開,有助于提振短期情緒,近幾周的急跌后市場短線可能有小反彈。整體看,盤整仍在持續,不過不宜過度悲觀,市場在消化估值及潛在政策調整影響后或重拾升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