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董在學校總是徹夜難眠,但回家后,睡眠情況就有一定的改善。到底是怎么回事?上周,小董的媽媽帶著小董來到成都三六三醫院神經內科問診求助。
據介紹,小董升入高二后,住校期間總是徹夜難眠,情緒也變得很低落、煩躁、易怒、緊張、心慌。有時候同學非常隨意的一句話,都能讓小董崩潰哭泣。
這個情況已持續了一段時間,小董的成績下滑也很明顯。通過交流,主治醫師謝璟璐發現,問題的來源有三:一是成績下滑帶來的壓力,二是小董和同學間的相處出現了問題,三是和神經遞質的失調有關。“失眠癥已經合并焦慮抑郁,需要進行心理咨詢。”謝璟璐診斷后指出。
謝璟璐告訴記者,一般存在睡眠障礙超過三個月以上就考慮為慢性失眠癥。失眠障礙的癥狀不光表現為睡不著,還包括易醒、早醒這類睡眠障礙,同時伴隨本人日間生活工作受影響,如疲乏困倦等,才可構成失眠癥的診斷。也就是說,如果晚上睡得少,但第二天精神滿滿,并不屬于失眠癥。
謝璟璐表示,長期睡眠障礙對人體免疫力肯定是有影響的,且會并發一些其他系統的疾病。一般情況下,短期的失眠,如一周幾天出現睡眠障礙,一般都會有一個誘因,只要去除誘因就可以緩解。
醫生表示,在他們神經內科門診,像小董這樣的失眠癥群體越來越多,而慢性失眠癥的發病群體也越來越年輕化。
怎么破解失眠癥?謝璟璐認為,規律的作息必不可少,可以通過睡前喝牛奶,減少睡前一小時的運動,睡前不看燒腦劇,聽舒緩的音樂這些手段來實現。
至于如今盛行的睡眠儀、睡眠貼、助眠糖等助眠產品,謝璟璐表示,網紅助眠儀能否助眠,目前并沒有科學依據,應警惕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