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表示“預計未來感染人數會增加,但迄今為止大多數感染者癥狀并不嚴重”,病毒較為溫和,目前傳播情況處于可控狀態。
為何此次猴痘疫情備受關注?羊城晚報記者采訪相關疾控專家和臨床專家了解猴痘病毒特點以及防控措施。
三點“異常”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感染病中心博士陳景良指出,猴痘病毒流行地區主要為非洲中西部熱帶雨林地區。此前猴痘病毒雖然發生過疫區外泄事件,但大部分感染者有非洲中西部旅游史。
然而,此次猴痘病毒引發的疫情有所不同。陳景良說:“其一,全球此前未曾出現較大規模的非疫區國家疫情;其二是以往非疫區國家的感染者均有疫區旅游史,而此次疫情中確診的病例尚未發現疫區相關旅游史;其三,正常猴痘病毒感染病人發病后癥狀明顯,能被迅速發現,但此次疫情不符合該病毒該種特征。這些異常的現象足以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視和警惕。”
人際傳播
既往案例中,猴痘的發病主要是人親密接觸動物被傳染,而不是人傳染給人。為什么此次猴痘病毒會出現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呢?有專家認為,這種情況的出現可能與人類“消除”了天花病毒有關。自從全球消滅天花后,人們就不再接種天花病毒的疫苗。但世衛組織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天花疫苗對抗猴痘病毒也是十分有效的,有效性大概為85%。
1980年5月8日,WHO宣布全球根除天花,并建議各國停止接種天花疫苗。相當于全球45歲以下人口,大多數沒有接種過天花疫苗,此后出生的人群體內自然就沒有了針對天花病毒及猴痘病毒的免疫力,所以這可能導致了猴痘病例的增加。
那么,猴痘病毒是如何傳播的呢?“主要通過接觸傳播和飛沫傳播。猴痘病毒通過破損的皮膚、黏膜、呼吸道飛沫、受感染的體液,甚至接觸到受污染的床單后,就會發生感染。但人與人之間的傳播主要通過大的呼吸道飛沫發生,而且由于這種飛沫通常只傳播幾英尺,因此需要長時間的面對面接觸才可能感染。”廣州市預防醫學會首席專家王鳴說。
感染猴痘病毒之后,感染者的癥狀比較明顯。患者的面部和身體表面會出現大面積皮疹,包括口腔內、手掌和腳底。
猴痘疫苗
王鳴指出,在既往的研究中發現,猴痘病毒的傳染性并不強。基本傳染數(R0)被認為只有0.6-1.0。R0是傳染病患者平均能把疾病傳染給多少人,R0<1時,疾病就會逐漸消失。因此這也意味著猴痘不會像新冠肺炎(新冠病毒奧密克戎R0在7左右)一樣出現大流行的情況。
猴痘病毒跟新冠病毒一樣,也有不同的變異株。王鳴介紹,目前存在兩種變異株。西非株致病能力弱,病死率只有 1%左右,中非株致病能力強,病死率差不多有10%。目前,英國只發現了西非分枝的毒株,其他地方的病毒測序信息還是未知數。
但是,目前尚無特效藥物可用于治療猴痘,所以以支持性治療為主。陳景良向記者介紹,在2022年歐洲醫學協會批準了tecovirimat作為抗猴痘病毒藥物,它是美國FDA在2019年批準的首款抗天花病毒藥物。在體外和實驗動物能夠有效治療猴痘病毒,但是對人類猴痘病毒感染的療效仍不清楚。
至于疫苗方面,王鳴介紹,目前總部位于丹麥的疫苗公司Bavarian Nordic開發的天花疫苗Jynneos,在2018年獲得美國FDA批準上市,適用于在18歲以上的高危成年人群中預防天花和猴痘感染。“這是FDA批準的唯一一款非復制型天花疫苗,并在歐洲和加拿大獲得了天花、猴痘疫苗的批準。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獲批的猴痘疫苗。”王鳴說。
無須緊張
“應對猴痘疫情,我們無須過度擔心,也不要掉以輕心。”陳景良指出,“其一,人感染猴痘病毒感染癥狀明顯,患病者發病后隔離即可控制病毒傳播源頭。其二,一般認為,猴痘病毒通過動物傳播到人身上,而人與人的傳播較為困難。其三,猴痘是自限性疾病,一般的患者出現癥狀后2-4周即可完全康復。其四,此次疫情已確診的案例感染的猴痘病毒均為西非分支,致病性、傳播性和致死率都很低。”
盡管如此,作為一種傳染病,預防仍然是防控的重要手段。王鳴建議,當出外旅游或接觸到可疑病例時應做好防護工作,避免接觸相關野生動物,更不要食用野味。王鳴指出,洗手以及新冠疫情期間實施的其他防疫措施,對于減少猴痘病毒傳播至關重要。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信息也顯示,普通家用消毒劑能有效清除物體表面的猴痘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