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是直通車
23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銀行(3.090, -0.01, -0.32%)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正式對外公布。中國房地產金融政策密集釋放利好信號。
其中提出六大方面、16條!
一、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
1.穩定房地產開發貸款投放;
2.支持個人住房貸款合理需求;
3.穩定建筑企業信貸投放;
4.支持開發貸款、信托貸款等存量融資合理展期;
5.保持債券融資基本穩定;
6.保持信托等資管產品融資穩定;
二、積極做好“保交樓”金融服務
7.支持開發性政策性銀行提供“保交樓”專項借款;
8.鼓勵金融機構提供配套融資支持;
三、積極配合做好受困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
9.做好房地產項目并購金融支持;
10.積極探索市場化支持方式;
四、依法保障住房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11.鼓勵依法自主協商延期還本付息;
12.切實保護延期貸款的個人征信權益;
五、階段性調整部分金融管理政策
13.延長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政策過渡期安排;
14.階段性優化房地產項目并購融資政策;
六、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力度
15.優化住房租賃信貸服務
16.拓寬住房租賃市場多元化融資渠道。
近期,從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和首付比例連續下調,到2000億元“保交樓”專項借款出臺,再到擴大支持民企發債的“第二支箭”,支持開發貸款、信托貸款等存量融資在保證債權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展期……各項支持政策密集落地,幾乎覆蓋了房地產業供需全鏈條,包括可能出現風險的部分“薄弱點”。
未來房地產市場走向何方?受困房企如何脫困?記者梳理發現,這一系列金融“組合拳”釋放三大信號:
其一,明確房地產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日前在2022金融街(5.180, 0.05, 0.97%)論壇年會上,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堅持服務實體經濟這個著力點”部分談及房地產指出,當前要密切關注房地產行業面臨的困難挑戰,支持實施改善優質房企資產負債表計劃,繼續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債券融資需求等。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也明確表示,房地產業關聯很多上下游行業,其良性循環對經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專家普遍認為,房地產業是實體經濟,但近些年存在過度金融化的趨勢。不過,在“房住不炒”的定位下,房地產業正回歸實體經濟屬性。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負責人劉水認為,監管層將房地產視為實體經濟,且肯定其對經濟健康發展十分重要。對房地產業地位的再明確,將有利于統一思想認識,加大措施實施,盡快修復市場。
其二,金融機構將加大涉房企業融資支持。
央行、銀保監會出臺“金融16條”,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其中涉及開發貸、信托貸款、并購貸、保交樓、房企紓困等方面共16條措施。此后,金融機構對房地產企業融資支持力度明顯加大。
各大銀行已經跟進。
11月23日,中國農業銀行(2.840, 0.00, 0.00%)與中海發展、華潤置地、萬科集團、龍湖集團、金地集團(10.240, 0.04, 0.39%)五家房企舉行銀企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銀企各方將圍繞商品房、保障房、城市更新等重點領域,在房地產開發貸款、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并購貸款、債券承銷與投資等業務方面,進一步加深合作,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當天,交通銀行(4.660, 0.00, 0.00%)也與萬科集團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交行將為萬科集團提供人民幣1000億元意向性綜合授信額度,并提供多元化融資服務,包括但不限于房地產開發貸款、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并購貸款、保函、供應鏈融資、債券投資等;
同一天,美的置業與交通銀行總行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交通銀行將為美的置業提供不超過200億元人民幣意向性授信額度,額度適用范圍包括但不限于房地產開發貸款、債券投資、并購貸款、保函、供應鏈融資等。
龍頭房企碧桂園22日公告稱,共14.63億股股份已按每股2.68港元的價格成功配售予不少于六名專業、機構及或其他投資者,配售事項所得款項凈額估計為38.72億港元。萬科21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擬申請新增發行不超500億元直接債務融資工具。此前,交易商協會已受理龍湖200億元債券儲架式發行,受理新城控股(19.290, 0.37, 1.96%)150億元債券儲架式注冊發行。
劉水認為,去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一些民營房企發生債務違約,金融機構對民營房企避險情緒較重。而近期一系列政策支持下,金融機構支持房企發債融資政策效果開始顯現,房企的融資環境正在明顯改善。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也指出,相關部門已釋放明確信號,對于堅持主業、財務穩健、暫時出現困難的企業,要加大全渠道融資的支持。
其三,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支持剛性、改善性住房需求。
今年以來,房貸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調、“保交樓”等多項政策均是從需求端發力,穩定樓市預期。目前,多地房貸利率已降至歷史低位。據貝殼研究院統計,截至11月18日,已有18城首套房貸主流利率降至“3字頭”(低于4%)。
“保交樓”一直是今年穩樓市的重點工作之一。據了解,在前期推出的“保交樓”專項借款的基礎上,中國人民銀行將面向6家商業銀行推出2000億元“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為商業銀行提供零成本資金。“保交樓”政策的深入有助于減輕購房者對期房爛尾的擔憂,從而提振預期。
有專家提醒,一方面,政策傳導至需求端還需要時間;另一方面,想讓房地產市場徹底打破“收縮循環”,只靠金融單方面發力是不夠的。房地產業鏈條長,購房者、地方政府、房地產企業等利益各方相互影響、相互交織,需要形成合力。
未來,中國房地產市場長期發展仍有動力。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新型城鎮化將是房地產行業最大的制度紅利,19大城市群、6大都市圈將是房地產市場的核心載體。房地產行業不乏結構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