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研究團隊指出,當前銀行理財子公司權益類產品占比較低,主要是由于暫時缺乏成熟投研能力來降低權益類產品收益率的波動性。考慮到權益類產品的高收益率以及其風險資本系數為0(不需要計提風險資本),未來銀行理財子公司有望加大權益資產配置。
隨著注冊制改革在科創板和創業板落地,股權投資也將迎來巨大機遇。《中國經營報》記者從信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信銀理財”)方面了解到,其在股權投資方面亦有行動。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計劃設立長三角區域科創基金,試點科創企業股權直投(VC),支持長三角科創類企業發展,積極探索業務模式創新,為“卡脖子”領域提供金融支持。
看好權益資產投資機會
自理財子公司成立以來,其在權益類市場的一舉一動頗受關注。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今年的陸家嘴論壇上表示,將加大權益類資管產品發行力度。支持理財子公司提高權益類產品比重,信托公司發行證券投資信托產品,保險機構發行組合類產品。
那么,對于理財子公司而言,如何看到權益類資產的投資機會?是否會加大配置比重?信銀理財資本市場投資條線總經理彭凌薇表示,堅定看好中國權益資產的投資機會。宏觀經濟在疫情沖擊后企穩,資產價格快速下行的風險不大。當前港股、A股吸引力強于債券及海外主要股市,隨著企業盈利增速修復,市場投資應該選賽道重個股,把握龍頭優勢顯著的消費升級受益、國產替代、金融改革等帶來的投資機遇。
彭凌薇還透露,信銀理財通過“量化打底、基本面中觀切入”加強權益投資能力建設,形成了完整的權益類產品體系,其中包括靈活配置、量化增強、定增策略、股票指數、商品及衍生品指數等多項不同策略的投資產品。
中國銀行業協會在《中國銀行業理財業務發展報告(2020)》中指出,截至2019年6月末,我國銀行理財在資產配置方面,存款、債券類資產及貨幣市場工具的余額占非保本理財產品投資余額的80%以上,權益類資產僅占9.25%。理財子公司在產品發行上雖仍以主要投資于債權類資產的固收類和混合類產品為主,但是已初步實現對權益市場的布局。
上述報告指出,市場供求以及相關制度等多方因素將共同推動子公司向權益、衍生品和商品等多類資產領域繼續邁進。從市場供給看,直接融資迎來大發展,我國直接融資工具將更加豐富(如科創板的創設)。銀行理財為順應金融市場的發展,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提供支持,其資產配置也將出現相應的變化。從市場需求看,隨著投資者教育的推進和居民可投資資產規模的提升,其投資理念將更加理性,投資需求將更加多元,推動子公司拓寬投資邊界。從相關政策看,理財子公司可直接參與權益市場交易,投資端相較公募基金和非公司制銀行理財有著更大的配置空間,亦將推動其資產配置的多元化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關于理財子公司與私募合作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據了解,從各方優勢來看,理財子公司具有強大的資金實力,而私募具備強大的投研實力,但雙方的合作還是存在較多的難點。目前的合作方式主要是以投顧的方式,投顧方式主要使用券商托管系統下單,但是目前的券商系統無法實現量化私募策略的交易頻率和速度。
華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總量研究負責人、固收首席張繼強在研報中指出,就產品投資范圍方面,理財子公司的公募理財產品可以直接或間接地投資于股票,但不得投資未上市企業股權,與其他資管機構的公募產品較為一致。不過由于理財子公司的權益投資業務大多面臨專業人才相對匱乏、投研能力有所不足等困境,因此出于風險控制等原因,理財子公司發行權益類理財的意愿往往也較為薄弱。
展望后市,信銀理財固收投資條線總經理趙新杰指出,國內經濟受益于嚴格的疫情防控及政策支持,成為全球經濟的“領航員”,目前逐漸向潛在經濟增速水平修復。2021年貨幣政策回歸穩健中性,不存在長期通脹或通縮的基礎。雙循環支撐經濟修復的內生動力,消費和制造業投資持續修復:一是消費釋放新動力(310328),支持并促進內循環體系;二是投資在制造業企業盈利及產業升級帶動下,有望持續改善;三是2020年出口韌性超預期,在全球經濟復蘇帶動下,2021年有望維持正增長。
金融科技賦能資產管理
在加大權益類資產配置的同時,金融科技賦能資產管理業務,已成為各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在大資管行業競爭中實現突圍的突破點。
“金融科技和數字化經營將極大提升資管業務效率,未來資管業務會更加網絡化、場景化、泛在化。金融科技正在引領資管業的產品和服務向更高效、更便捷、更普惠的方向發展。”建信理財協同發展總監楊龍此前公開表示。
“截至目前,大部分資管機構的理財產品99%是通過網絡完成銷售。”據楊龍透露,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移動互聯、人工智能及生物互聯等新一代技術的發展應用,直接影響了資管行業的客戶服務、產品設計、策略優化、團隊建設、運營模式、風險管理等各方面。未來的資管業務將越來越多地利用數字化經營的理念和手段,更加精細地對客戶進行畫像,更加精準地觸達客戶,利用金融科技對長尾客戶深度挖掘賦能,借力金融科技手段及數字貨幣等新工具,使理財變得更加方便快捷,深度融入老百姓日常的各種支付、消費等生活場景,打造無處不在、隨時隨地觸手可及的智能理財服務平臺,全面深入地滿足投資者的財富管理需求。
信銀理財副總裁賀晉也表示,在業務布局過程中,信銀理財穩步推進產品的風險等級評定、信息披露的規范和機制、數字化轉型的金融科技體系、客戶的適當性管理、估值體系的建設與完善五大體系建設。與此同時,信銀理財加快創新投入為業務發展賦能,推動模式創新、科技創新、體制創新、渠道創新與產品創新。借助“中信大腦”系統的支持,充分運用AI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前沿技術推動各條產品業務線發展,并基于BEAD構建投融雙生態圈,用科技創新強化集團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