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這場聲勢浩大且引發頗多爭議的基金創新銷售活動落下帷幕。從高調宣傳將參與螞蟻集團股票戰略配售,到支付寶平臺獨家代銷安排,再到螞蟻與銀行渠道之間的“資金保衛戰”,進而到最近關于螞蟻集團IPO進程的種種猜測……這5只基金的發行已然不僅僅是簡單的基金銷售行為,每走一步,似乎都在爭論中前行。
有業內人士表示,創新未來基金的銷售情況,充分展示了以螞蟻為代表的互聯網渠道的基金銷售實力和“出圈”能力。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最新報告期,偏權益類基金份額持有人戶數超百萬戶的基金共13只,而創新未來基金憑借螞蟻對于終端客戶的強大覆蓋力,又為市場“輸送”了5只認購戶數超百萬級的基金。
其中,華夏創新未來基金募集有效認購總戶數達314.25萬戶,超過了2007年10月上投摩根亞太優勢QDII基金成立時199萬的認購戶數,創出新基金發行認購戶數新紀錄。此外,匯添富創新未來基金募集有效認購戶數超過306.77萬戶,鵬華創新未來基金超過286.62萬戶,中歐創新未來基金超過263.76萬戶,易方達創新未來基金超過188.32萬戶。
不過,就戶均認購資產4412元來看,螞蟻客單量略顯“單薄”。有業內人士表示,曾有代銷銀行一天可賣完300億元基金,但螞蟻600億元的銷售任務最終需要14天才得以完成。從“閃電戰”到“持久戰”,顯示出不同平臺上客戶資金能力的差異。這或許表明,螞蟻平臺上的基金客戶確實更加“小微”、“普惠”,但也說明螞蟻平臺在高凈值客戶和大客戶方面存在短板。
此外,在創新未來基金銷售期間,廣告頻頻轟炸。5名來自不同公司的基金經理現身同一畫面,在街邊路口、通勤公交、戶外顯示屏、機場大屏、社交媒體首頁等隨處可見,力爭讓基金“出圈”。某基金銷售人士表示,“7天×24小時”的銷售方式尚屬于基金銷售創新,但螞蟻宣傳頁面上“額度有限”、“最后一只”等,以及信息推送“已經有X只‘打新’螞蟻的基金售罄了哦”等廣告詞,考慮到基金銷售規則,在基金公司層面,都會被合規部門攔下。
另外,不得不提的一段“插曲”是,10月13日,有媒體報道稱,監管部門正在調查螞蟻集團上市的潛在利益沖突,推遲批準了這個原本可能是今年全球最大的上市計劃。這一潛在利益沖突直指支付寶平臺獨家銷售的5只參與螞蟻集團配售的創新未來基金。
對此,螞蟻集團回應稱,其上市流程正在兩地市場有序推進,目前沒有預設的時間表。有關參與螞蟻集團戰略配售的創新未來基金細節已經做了完全充分的披露,螞蟻集團沒有承銷自己的IPO。創新未來基金是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螞蟻集團IPO,一直由基金公司獨立運作。
值得注意的是,9月30日,上交所網站顯示,京東數科IPO審核狀態從“已受理”變更為“已問詢”。有業內人士提到,京東數科股票戰略配售基金會不會也已在醞釀之中,選取和螞蟻戰略配售基金同樣的模式?考慮到自身基金銷售能力,以及此前螞蟻和銀行之間若隱若現的緊張關系,京東是否會聯合銀行進行獨家銷售,以成“合縱連橫”之勢?目前尚不可知,但不能否認的是,基金銷售市場風云正起。
一場600億元的資金募集戰剛剛結束,而另一場關于基金銷售的“好戲”正要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