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個懷舊的故事,也不是歷史與我們擦肩而過。Wired 曾報道說:“這 40 年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在 Mac 的整個生命周期中,不斷發生的漸進式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這一發展。”
蘋果負責人機交互設計副總裁 Alan Dye 表示:
我們的成功之處在于我們有一個工作室,工作室里都是設計師,包括硬件和軟件設計、聲音設計、材料設計和色彩設計。
我們現在有 50 多門學科,包括觸覺設計等。我們非常努力地將這一切集中在一個空間里,設計蘋果的每一款產品。
蘋果公司軟件工程高級副總裁克雷格?費德里吉(Craig Federighi)表示:
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會大膽地嘗試一些大的想法,并努力探索它們會把我們帶向何方。有時,這些經驗教訓會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有時我們會退一步。
蘋果公司全球營銷高級副總裁格雷格?喬斯維亞克(Greg Joswiak)談到了當前的 Mac 產品線:
我認為這非常簡單!我們有消費類產品系列,包括兩種尺寸的 MacBook Air、iMac 和 Mac Mini。在 Pro 版方面,我們有令人難以置信的 MacBook Pro、Mac Studio 和 Mac Pro。
蘋果設計師莫莉?安德森(Molly Anderson) 表示:
未來絕對有可能發生一場革命。當我們開始一個新項目時,我們不會一開始就考慮現有產品有多受歡迎。我們始終專注于設計最適合工作的工具。
蘋果硬件工程高級副總裁約翰?特努斯(John Ternus)表示:
當我們第一次與蘋果芯片合作時,我們確實感覺物理定律發生了變化。突然之間,我們可以制造出沒有風扇、電池續航時間長達 18 小時的 MacBook Air。效率是我們最好的武器。因為如果你能提高效率,一切都會變得更好。
迎接下一個 40 年
蘋果目前在 AI 競爭上看似落后,不過按照分析師說法,公司很可能正在悄悄設計自家“AI Mac”的電腦芯片,且一旦這類 Mac 問世,預料也會與蘋果的“生態系統”綁定,使其能控制使用者經驗及從相關產品賺錢。
專家也預期,蘋果會以在智能手機市場掀起改變世界風潮的方式,來影響 AI 計算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