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per公司的SERIES-2月球著陸器。該著陸器計劃在2025年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向月球背面發送科學和技術有效載荷。 據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資助的一項新的商業任務將登陸月球的“暗面”,在此之前,只有中國的嫦娥四號完成過這樣的著陸任務。
NASA在7月21日宣布,位于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Draper公司團隊將攜帶一系列科學技術載荷前往月球背面的撞擊坑——薛定諤環形山(Schrödinger Crater)。按照計劃,Draper公司的SERIES-2著陸器將在2025年登陸月球表面。
這項價值7300萬美元的“商業月球有效載荷服務”(CLPS)合同如果成功執行,將意味著NASA首次在月球背面完成科學著陸任務。這是迄今為止公布的第八份CLPS合同,也是CLPS以月球背面為目標的第一個任務。
在此之前,只有一個國家成功完成了在月球背面著陸的任務。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搭載玉兔2號月球車的嫦娥四號著陸器在預選著陸區馮·卡門撞擊坑著陸,著陸點之后被命名為“天河基地”。在月球背面實現著陸并非易事,因為月球背面與地球沒有直接的無線電通信,意味著所有信息都必須通過衛星中繼發送到地球。在嫦娥四號發射之前,中國于2018年5月21日發射了鵲橋號中繼衛星,這是全球首顆發射月球專用的通信中繼衛星。
NASA表示,Draper公司執行的這項任務將在一個與載人的阿爾忒彌斯(Artemis)登月任務截然不同的區域內收集科學數據,從而提供有價值的背景資料。按照阿爾忒彌斯任務的計劃,宇航員將在2025年登陸月球正面的南極地區。
NASA科學任務理事會副副局長喬爾·科恩斯(Joel Kearns)在聲明中說:“了解月球背面的地球物理活動將使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太陽系,并提供相關的信息,有助于我們為阿爾忒彌斯任務的宇航員登月做好準備。”
在NASA的商業月球有效載荷(CLPS)計劃下,多家私營太空公司展開了競爭,希望為NASA提供自己開發的著陸器和漫游車,將探測器及科學實驗設備送達月球表面。Draper公司的著陸器設計基于日本太空初創公司ispace(總部位于東京)美國子公司的工作,該公司于2021年推出了Series 2月球自動著陸器。Draper的聲明稱,為了與地球保持通信,該公司計劃與藍色峽谷技術公司(Blue Canyon Technologies)合作,在著陸器登陸月球之前部署兩顆衛星。該聲明還表示,目前正在執行CAPSTONE衛星任務的運營商先進太空公司(Advanced Space)將“在衛星的任務規劃和操作方面為團隊提供支持”。
Draper將運送的月球科學載荷是在2019年和2021年選定的,包括三個套件,用于探測薛定諤環形山。其中一個套件是遠端月震套件(Farside Seismic Suite,簡稱FSS),將包含測量月震的兩個月震檢波器,這將幫助科學家了解月球背面遭受隕星撞擊的情況。
另外兩個套件,一個是月球內部溫度和材料套件(Lunar Interior Temperature and Materials Suite,簡稱LITMS),將用于研究月球內部的熱流動和電導率結構;另一個是月球表面電磁學實驗(Lunar Surface ElectroMagnetics Experiment,簡稱LuSEE),將尋找月球表面奇怪的月塵靜電浮揚現象背后的原因。LuSEE還將研究太陽風(來自太陽的恒定帶電粒子流)如何與月球表面和磁場相互作用。此外,該載荷還將進行靈敏的無線電頻率測量,以測量太陽和行星的無線電輻射。
阿爾忒彌斯計劃在2025年之前讓人類登陸月球,展開更進一步的科學研究。該計劃的第一次無人測試任務“阿爾忒彌斯1號”可能最早于2022年8月29日發射。今年早些時候,該團隊進行了“濕彩排”(wet dress rehearsal),即航天器發射之前,將液體低溫燃料加注后進行的全面測試。目前,相關的任務測試還在進行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