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英偉達與軟銀發布聲明,宣布英偉達將以400億美元收購軟銀旗下芯片IP公司Arm,成為半導體行業有史以來的最大并購案。
盡管英偉達承諾將繼續把 Arm 作為一家獨立的子公司運行,采用"客戶中立"和"開放許可"的模式,但這筆并購案幾乎遭到了除Arm、英偉達和軟銀之外所有人的反對。Arm 聯合創始人赫爾曼·豪澤更是評價該筆交易,認為這對劍橋、英國和歐洲來說是一場絕對的災難,英偉達將摧毀 Arm 的商業模式,對 500 多家公司帶來不良影響。
2021年12月2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宣布起訴阻止英偉達收購Arm,針對這一收購案列舉了多達120條的指控。
對此,英偉達、Arm和軟銀也奮力抵抗,就FTC的起訴提交了一篇長達49頁的辯護,直言Arm在尋找未來增長的道路上面臨重大挑戰,其原始市場的最大收入來源已經飽和等。
不過,目前看來,這份長達 49 頁的辯護書沒有奏效,這筆半導體行業最大并購案將以失敗而告終。
一位業內人士向雷峰網表示,英偉達并不是真心想收購Arm,只是想借助Arm炒作造勢,正如軟銀通過收購Arm在市場上賺取了遠遠高于當初收購Arm的資本。
這位業內人士列舉出三大原因:第一收購Arm會破壞Arm的中立性,金疙瘩變泥疙瘩;第二英偉達獲得Arm的技術沒有任何難度;第三英偉達現金流很充裕。
過去5年,英偉達股價一路狂飆20倍,英偉達宣布收購Arm時,股價也應聲上漲。如今,英偉達市值已經超過5000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排名第二的半導體公司,僅次于臺積電。或許,對于現階段的英偉達來說,能不能將Arm收入囊中,早已不是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