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特爾也宣布了最新計劃,在俄亥俄州建造價值200億美元的晶圓廠綜合體來提高產能,根據已經簽署的文件,該晶圓廠綜合體將于2022年底開始建設,首先建設兩座晶圓廠以解決芯片短缺的問題,如果有進一步需求,再利用俄亥俄州的空間修建更多的晶圓廠。
英特爾的公告發布于芯片產能緊缺和各國對供應鏈安全產生擔憂之后,與其他芯片廠商一樣,一方面英特爾希望通過擴大產能以解決當前產能緊缺的問題,另一方面,美國政府愈發關注中國臺灣芯片生產狀況,向英特爾施加額外壓力,要求英特爾在美國修建更多的晶圓廠。為此,英特爾一直都在尋找建設晶圓廠的好位置,最終選定在俄亥俄州找。
俄亥俄州晶圓廠綜合體將是英特爾40年來建造的第一個新工廠。此前,英特爾其他晶圓廠主要位于美國西部——俄勒岡州、亞利桑那州,還有一些在硅谷。據了解,俄亥俄州晶圓廠綜合體位于俄亥俄州新奧爾巴尼,哥倫布郊外,占地1000英畝,完全能夠容納8座晶圓廠。
英特爾計劃先修建兩座先進節點的晶圓廠,這兩家晶圓廠將于今年晚些時候開始建設,并于2025年投產,不過英特爾并未說明該晶圓廠具體會是何種工藝節點,只是表示將使用“業界最先進的晶體管技術”,如果事實如此,按照英特爾此前公布的工藝節點路線圖,到2025年,英特爾工藝節點將達到18A,將在英特爾現在使用的英特爾7上更新4代。
英特爾預計,該項目的總成本約為200億美元,這與英特爾此前宣布的將在亞利桑那州修建的晶圓廠支出相似,不過,如果英特爾進一步擴張俄亥俄州晶圓廠綜合體,完成其他6座晶圓廠的建設,那么預計總花費將達到1000億美元。英特爾也明確表明,不僅要為修建最初兩座晶圓廠做好準備,還要為進一步擴大產能做好準備。
是否會繼續建造其他6座晶圓廠,關鍵要看英特爾代工服務需求情況。雖然英特爾將利用俄亥俄州工廠的部分產能滿足自己的需求,但該工廠也將用于為IFS客戶制造芯片。如果英特爾晶圓廠業務合作競標成功,且能夠吸引到更多的客戶、獲得更多的訂單,那么將會需要修建更多的晶圓廠來滿足這一需求。
美國政府在激勵措施方面的選擇是另一個重要因素。由于美國希望確保供應鏈安全,俄亥俄州的晶圓廠也將用來生產一些敏感芯片。美國CHIPS法案及其 530 億的激勵措施也是其中一項。英特爾的態度非常明確,其表示“英特爾在俄亥俄州的擴張范圍和速度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CHIPS法案的資金支持”。
某種程度上,這也是英特爾的一次賭局,因為單純從成本來看,在海外修建晶圓廠更便宜,但英特爾卻選擇了有政治意義的俄亥俄州。英特爾如果能夠從CHIPS法案中得到一些資助,甚至可能有興趣將一些芯片封裝、測試也帶回美國,在美國完成芯片制造生產的每一個步驟。
更為直接的是,英特爾讓俄亥俄州兩個晶圓廠投入運營,除了基礎設施的修建外,還需要更多的勞動力,因此英特爾承諾未來十年為當地的教育工作提供1億美元資金,集中投資幫助當地高校完善半導體制造課程,幫助培養所需技術勞動力。
除了英特爾自家的投資,英特爾的供應商也將在俄亥俄州投資發展,據了解,Air Products、Applied Materials、LAM Research 和 Ultra Clean Technology 均表示將在該地區設立運營點,英特爾也在用這些來進一步強調項目的規模及其為該地區帶來的價值——以及為什么他們應該得到 CHIPS 法案的資金。
修建晶圓廠,是英特爾在Pat Gelsinger的IDM2.0戰略下采取的最新舉措。目前,英特爾有 4 家領先的晶圓廠將在 2024 年至 2025 年的時間范圍內投產,如果運氣好的話,還會有更多擴充產能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