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在三星電子、臺積電積極投資建廠的情況下,目前亞洲占據了全球將近80%的芯片生產?;诖?,英特爾給自己戴上了“緊箍咒”,還拉上美國政府一起沖刺“芯片制造霸主”的寶座。
最近幾天,英特爾掌門人帕特?基辛格又在公開場合發出呼吁,美國和歐洲應該打起精神來,努力推進自家芯片制造業的復蘇,避免芯片廠商一股勁地往亞洲跑。而想要解決推動芯片生產過度集中在亞洲的問題,歐美等國的政府部門應該大方掏腰包。
盡管芯片制程有所落后,但是英特爾將當前的供應鏈危機視為“巨大的轉機”。帕特?基辛格尤其點名了美國政府,暗示其不要浪費這場危機,如果能趁機擴大芯片生產,不僅能促進經濟發展,也有利于維護自家的供應鏈安全。
按照這家美國巨頭的計劃,他們打算接下來在美國以及歐洲擴大芯片生產。據悉,英特爾的下一家新工廠將設在美國的俄亥俄州,此前還計劃在德國、意大利、法國建生產中心或者零部件基地。
話說回來,美國自己并不是沒有增加芯片產能的打算,但是他們也很清楚地意識到,僅僅依靠自家企業還不夠,同時將合作的橄欖枝伸向了臺積電、三星。2021年6月,美國官方出臺了價值520億美元(折合約3299億元人民幣)的芯片補貼草案,打算給在美國本土生產芯片的企業給予資金獎勵。
三星、臺積電老早就響應了赴美建廠的號召,估計能從這520億美元中分得一部分補貼。英特爾也在2021年3月發布了200億美元的美國建廠計劃。面對臺積電、三星建廠分補貼的競爭,英特爾不止一次在暗地里警告美國政府,不要胳膊肘往外拐;試圖耍嘴皮子來動搖美國政府對臺積電、三星的激勵方案。
要知道,就在本周三(1月19日),Gartner的初步統計了部分半導體公司的業績,三星2021年的半導體業務收入增超31%至759億美元。對比之下,英特爾的總營收額接近730億美元,收入增速僅有0.5%,前25家公司中增長最慢。雖然只是初步的統計數據,但這也意味著,英特爾“無緣”全球芯片制造商收入最高的寶座,三星將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