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功能的提升和尺寸的增大,iPhone終端在日本的最高價格在近10年里上漲3倍。雖是接近日本人平均月收入約6成的“奢侈品”,但iPhone在日本手機市場約占一半份額。
據美國調查公司IDC的數據,蘋果公司2012年在日本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登上市場份額榜首。從2011年推出的iPhone4S開始,在通信運營商方面,除了軟銀之外,日本消費者還可以從KDDI購買,用戶迅速增加。份額方面,蘋果超過富士通、夏普等日本國內廠商,2014年以后份額始終保持在50%左右,蘋果一家獨大的局面一直得以維持。
在此期間,蘋果每年推出的新產品價格持續上漲。16GB 4S的價格為4萬日元以上,64GB款在7萬日元以上。由于日本消費稅增稅的原因,2018年推出的XS和XR系列的價格翻了一番,漲至9萬至17萬日元。除了廉價款SE以外,美國市場的價格也上漲。在13系列的高端機型Pro Max中,新投放市場的存儲容量達到1TB 頂配為1599美元,創歷史新高。
縱觀全球發達國家,由于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物價和收入都呈現上漲趨勢。日本厚生勞動省每年公布的薪資結構基本調查顯示,2020年日本全職勞動者的月薪(含加班費)為33.06萬日元,僅比2010年增加2%。購買一部iPhone手機的開銷在日本人月薪中所占的比重從2010年的最高19%上升到了59%。
另一方面,用于購買智能手機終端的日本的家庭收支負擔增加。日本總務省的2020年家庭消費狀況調查顯示,日本每個家庭平均每年花費在“智能手機和普通手機終端”的費用為14200日元(約合人民幣836.5元)。比2019年增加12%,達到2010年的3.2倍。使用谷歌操作系統“安卓”的智能手機也出現了很多高端機型。
如果智能手機價格上漲,人們使用一部手機的時間也會延長。日本內閣府的消費動向調查顯示,2021年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手機平均使用年限為4.3年,比2010年延長0.9年。NTT docomo mobile社會研究所2021年實施的消費者調查也顯示,一部智能手機的平均持有時間為1年零11個月,比2016年調查時多5個月。
在日本,智能手機的銷售也一直由通信運營商負責。各家運營商為了獲得客戶,長年采取大幅降低手機價格、通過通信資費變向收費的戰略。在智能手機普及期,通過“(購機)實際免費”等活動來減輕消費者的負擔感,終端價格比較高的iPhone在日本市場所占的份額也因此提高。但在日本,一旦成為iPhone用戶,再換成用法不同的安卓手機的門檻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