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于先進了,不便展示。”這應該是人類科技史上,說得最謙虛又最自信的一句話。美國F-35和F-22戰斗機隨便你拍,但美國炒作外星人的時候就會裝神秘。因此預估,中國這一次試驗的“空天飛機”科技含量,應該介于F-22和外星飛碟之間。眾所周知,中國亞軌道重復使用運載器(航天飛機),是在回應布蘭森通過“維珍銀河”實現太空旅行。如果說“維珍銀河”是一個奇跡,那么中國“航天飛機”就是未來科技的一個奇跡。雙方之間科技感的差距——“維珍銀河”應該是用正常邏輯思維可以想得到的,而中國“航天飛機”甚至有可能已經跳脫了傳統力學的范疇。只有如此,中國“航天飛機”才配得上——“過于先進,不便展示”的評語。這不能亂說的,若干年后中國的”航天飛機“終得揭開神秘面紗,必須得像D-17一樣露面即驚艷!
美國的X-37B航天戰斗機
一場芯片大戰,打出了中美科技決勝的戰略性轉折。這就好像一頭獅子被另一頭獅子,拽到一個爛泥潭里打了幾個滾,彼此筋疲力盡也受了點皮毛之傷后,反正都知道誰都吃不了誰,于是各自走開各玩各的了。美國原本以為,用芯片封鎖華為能拖緩中國5G發展,并且阻止中國AI技術超過美國。但很明顯,華為囤積了很多5G基站的芯片,至少供應中國市場綽綽有余;同時,包括汽車在內的人工智能設備芯片,只需要10-90納米成熟制程芯片即可滿足。美國整個芯片大戰,最終演變成了一個自欺欺人的大烏龍。芯片確實是美國為數不多制約中國科技發展的手段,當美國這個最后殺手锏被破解之后,美國科技的神話也就正式的破滅,一切都將反轉......
美國的雷達探測基地
近20年來,美國除了蘋果之外,沒有出現過任何革命性的科技成果。曾經一直在全球壟斷2-4G的美國,到最后連5G竟然也輸給了中國,誰還相信美國是全球創新的先鋒。美國這幾年一直叫囂“把制造業帶回家”,結果一場轟轟烈烈的全球電動汽車產業革命竟然被中國引爆了。從數字人民幣,到碳中和交易市場;從華為自動駕駛,到華為鴻蒙操作系統;從天宮太空站,到“航天飛機”;從大灣區,到海南自貿港.....這些年來,似乎中國正以美國10倍以上的速度在創新,盡管中國科技基礎比美國及西方薄弱很多,但中國用40年走完了歐美200年科技發展的路程。現在中國顯然已接過全球科技創新的接力棒,通過規模驅動創新的特色模式,或將在人工智能領域率先實現數字化的生活,智能化城市,智慧化的工廠。美國芯片圍堵失利,已攔不住中國科技狂野奔向未來的步伐。中國上個月才把人送上空間站,這個月就宣布“過于先進,不便展示”。以月為單位,輪番展示世界級科技成果,美國歷史上少有,人類歷史上也少有!這難道還不是中美科技新拐點出現的標志?難道這還不是中國接過全球創新的大旗的標志?(邯鄲微信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