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訊,眾所周知,美國的科技實力全球領先,尤其是在芯片、系統、通訊、人工智能等領域,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不過隨著華為、中興等國產科技企業不斷崛起,憑借5G技術的進步,國產科技終于扳回一城,在通訊領域實現了全球領先,用任正非自己的話來講,華為5G技術領先對手兩到三年,也就是說在通訊領域,老牌通訊巨頭美國思科、歐洲的諾基亞、愛立信均落后于華為,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華為已經連續六年在全球電信設備市場位居第一。
二、華為鴻蒙突破3000萬,蘋果谷歌已落后一步
正是因為華為5G領先太多,嚴重影響到美國在5G領域的地位,因此從2019年開始,以所謂的網絡安全威脅為理由,將華為、中興等國產科技企業打入黑名單,不僅限制華為5G的發展,而且從芯片和系統等領域入手,阻止第三方廠商自由出貨華為,從而達到全面限制華為發展的目的,目前來看,在芯片方面,華為依然沒有好的解決方案,畢竟在芯片制造領域,國產半導體產業落后太多,華為也沒有相關布局。
但是在系統領域,華為卻有了話語權,在谷歌斷了安卓更新和GMS服務市場之后,華為鴻蒙和HMS接連問世,尤其是鴻蒙系統,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升級優化,前不久華為專門針對手機市場推出了鴻蒙OS2,短短一個月時間,在眾多國人的支持下,搭載鴻蒙OS2的手機用戶就已經突破3000萬,手機作為目前最重要的智能入口,一個月時間能夠達到3000萬規模,意義非常重大,這也意味著華為今年3.6億臺的目標或將提前實現,從而達到跨越16%的生死線。
鴻蒙對于華為來說到底有多重要?鴻蒙可不僅僅用于手機領域,汽車、智能家居家電、電腦等幾乎所有智能設備,都可以搭載鴻蒙系統,而鴻蒙的定位就是萬物互聯的物聯網系統,谷歌突然停止合作,其實推了鴻蒙一把,讓華為至少提前了一年,如今來看,鴻蒙在物聯網領域已經初具規模,在汽車、手機、平板、電視、智能家居等領域,都有相關布局,而蘋果和谷歌已經落后一步了,直到現在,蘋果IOS和谷歌安卓都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設備互聯,而華為鴻蒙通過手機端的超級終端功能,已經具有萬物互聯的雛形。
三、2萬億市場規模,華為鴻蒙將大顯身手
為何華為鴻蒙能夠領先IOS和安卓?原因就是鴻蒙基于微內核架構設計,采用了分布式技術,能夠實現跨終端無縫協同體驗,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物聯網系統,相比蘋果IOS和谷歌安卓,僅用于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之上,華為鴻蒙的應用范圍要多得多。而且華為受到美國新規的影響,缺芯導致硬件類業務嚴重受阻,因此華為也有足夠的精力和資源大力發展鴻蒙系統等軟件領域。
7月14日,來自各大科技媒體的報道,目前國內的物聯網市場已經達到2萬億元的規模,而且根據知名數據調研機構IDC的報告顯示,截止到2025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了7.12萬元,這也意味著物聯網市場規模比手機還要大很多,因此作為物聯網市場的巨頭,已經擁有前期優勢的華為,自然機會更多,接下來的華為鴻蒙也將大顯身手,在物聯網市場斬獲更多市場份額,不僅可以避開美國新規的影響,而且還可以給華為帶來新的營收增長。
四、任正非果然有遠見,小米OV沉默的原因找到了
如今來看,任正非果然有遠見,早在2012年,任正非就已經預見了自主系統的重要性,其領導的華為操作系統團隊就開始規劃鴻蒙并立項,如果不是谷歌斷了安卓更新,華為也不會提前拿出鴻蒙,谷歌可能也沒想到,在小米OV均保持沉默的情況下,華為鴻蒙依然發展這么快,而且還是面向未來的物聯網領域,隨著5G技術不斷升級,將有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出現,小米OV為何不選擇加入鴻蒙,共創國產系統生態呢?如今原因找到了,那就是2萬億以上的市場規模,小米OV都想分一杯羹,尤其是小米,已經推出了自己的物聯網系統Vela,中興也在自研物聯網系統
五、結語
當然目前鴻蒙的缺點也非常突出,相比蘋果IOS和谷歌安卓,鴻蒙的生態差了很多,因此華為才會拿出百億補貼,激勵開發者加入鴻蒙,共建鴻蒙生態,隨著越來越多的第三方廠商加入鴻蒙,鴻蒙也將不斷覆蓋汽車、智能家居家電等領域,當華為鴻蒙的話語權足夠高的時候,也將倒逼著國產手機廠商小米OV做出選擇,好了,2萬億,華為鴻蒙將大顯身手,蘋果谷歌已落后,任正非果然有遠見,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