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國內通信行業,華為、中興是毋庸置疑的行業頭部品牌。殊不知,曾經大唐電信也是與華為等比肩的通信企業,甚至曾一起位列“巨大中華”四大通信巨頭。
而如今,華為的5G建設正在加速進行,大唐電信卻因為多年的巨額虧損被長期停盤。
成也3G,敗也3G
2020年財報顯示,大唐電信的年凈虧損達到13.64億元。這不是大唐電信第一次交出虧損的財報,從2016年至2020年的5年間,大唐電信的累計虧損已經達到77億元。
如今的大唐電信已經絲毫沒有了當初的風光,這家成立于1998年的國字號通信企業,曾經在3G時代風頭無限,甚至參與了3G國際標準的制定。
彼時的華為還不足以與大唐電信搶奪市場份額的,而大唐電信也沒有想到,自己引以為傲的3G技術,竟然成為了發展的絆腳石。
據悉,國內的3G網絡在2009年才正式商用,比國外晚至少4到5年。而到2014年,4G便已經取代了3G網絡。這意味著,大唐電信花大力氣布局的3G網絡,也只風光了5年時間而已。
面對4G大潮,大唐電信依然故步自封,后續的5G網絡更是難以跟進。就這樣,有著超20年歷史的通信巨頭,倒在了時代的洪流中。
艱難轉型但未果
3G時代后,掉隊的大唐電信開始嘗試多元化業務,雖然大唐電信一直在積極追趕風口,但卻沒有掀起太大的浪花。
2014年,大唐半導體設計公司成立,大唐電信正式進軍半導體行業。雖然經過了多年發展,大唐半導體的芯片水平仍處于較低端,毛利率也較低。尤其在移動終端芯片領域,市場競爭壓力極大,大唐半導體的收入根本無法覆蓋前期大量的研發經費。
除了手機芯片,在安全芯片、汽車電子芯片領域,大唐半導體均有涉足,甚至在教育、游戲等行業,也能看到大唐電信的身影。一番折騰之后,大唐電信的主營通信業務已經完全落下,多元化轉型不僅沒有帶來收入,還造成了巨額虧損。
或許是為了彌補虧損,大唐電信開始變賣資產自救。從2018年開始,大唐電信開始轉讓旗下公司部分股權以及處置部分資產等。這雖然使大唐電信出現短暫盈利,但卻治標不治本。
寫在最后
從頭部品牌到連年虧損,大唐電信似乎已無力回天。已經被時代拋棄的大唐電信又該走向何方呢?目前來看還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