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費優惠政策落地見效 民營經濟受益最大
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實施兩批延續優化創新的稅費優惠及相關政策。相關政策落實情況如何?對此,國家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榮海樓介紹,今年1至4月,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4689億元。其中,兩批延續優化創新的稅費優惠政策3083億元,其他政策如增值稅留抵退稅等1606億元,有力減輕了經營主體負擔。
分經濟類型看,民營經濟受益最大。1至4月,包括民營企業和個體經營戶在內的民營經濟納稅人繳費人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過3393億元,占比超七成,其中小微企業優惠力度最大。在民營經濟各行業中,又屬制造業和批發零售業占比最多,累計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1629億元,占比48%。
為推動政策紅利精準高效直達經營主體,稅務部門采取了多種有力措施。據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司長戴詩友介紹,解讀輔導更有力,辦理流程更順暢,訴求響應更高效,風險防控更精準,有力保障了稅費政策落準落穩、落地見效。
“下一步,稅務部門將更加突出納稅人繳費人關切,再出舉措、再優服務、再加力度,確保各項稅費優惠政策精準高效落實到位。”戴詩友用三個“再”表明了下一步工作重點。
“春風行動”切實提升納稅人獲得感
今年以來,稅務部門“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已經推出三批62條便民辦稅舉措,增強了納稅人繳費人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在發布會上,國家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司長沈新國表示,近日,稅務部門還將推出今年“春風行動”第四批19條措施。
在已經推出的便民辦稅舉措中,不少涉及提升納稅人繳費人辦稅繳費體驗。比如,在服務小微經營主體方面,稅務部門聯合全國工商聯連續第三年開展“春雨潤苗”專項行動,為小微經營主體專門提供稅費政策支持和創新服務舉措。在社保費繳納方面,目前已有26個省市提供社保經辦和繳費業務線上“一網通辦”服務。在車船稅繳納方面,已實現全國車船稅繳納信息聯網查詢與核驗功能,便利納稅人異地辦理保險及繳稅。實施首月,全國有122.73萬輛車完成了異地車輛投保,由保險機構代收代繳車船稅5.26億元。
納稅人繳費人對“春風行動”予以普遍點贊。據回收的122.39萬份有效問卷調查顯示:超八成受訪者認為,“春風行動”已成為優化稅費服務的代名詞。“近日,稅務總局將針對政策落實、服務經營主體、稅務執法監管等方面再推出共計19條措施。”沈新國表示。
具體來看,措施聚焦“政策落實提速”“重點服務提檔”“訴求響應提效”“便捷辦理提質”等方面,實現包括跨境繳稅“零距離”、新辦企業“開業就能開票”、多稅費種一次申報“智能預填”等效果。此外,還將進一步擴大動態“信用+風險”監管試點,不斷提高精準監管水平。
前4個月挽回各類稅款損失528億元
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全國稅務稽查部門共依法查處違法納稅人3.16萬戶,挽回各類稅款損失528億元,有力規范了稅收經濟秩序。
據國家稅務總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廳主任黃運介紹,近年來,全國稅務部門聚焦高風險重點行業、重點領域依法堅決打擊各類偷逃騙稅違法行為,擴圍升級多部門常態化打擊虛開騙稅工作機制,涉稅案件查辦的整體效能進一步提升。
具體來看,一是緊盯“三假”行為,嚴查狠打虛開騙稅。1至4月,全國累計調查核查檢查認定虛開發票140.6萬份,挽回出口退稅損失37.35億元。
二是聚焦重點領域,依法查處偷逃稅行為。2023年以來,已組織查處部分利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手段偷逃稅的企業,同時對醫藥、農產品等虛開高發行業重點關注,依法查處。
三是深化部門協作,發揮聯合打擊優勢。“稅務與公安、檢察、海關、人民銀行、外匯管理部門密切協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實現跨區域、跨部門數據共享,對犯罪團伙聯合研判,實施精準打擊。”黃運表示。
四是加大曝光力度,持續釋放震懾效應。注重發揮“查處一起、震懾一片”的警示教育作用,今年以來共分7批曝光了40起涉稅違法典型案件,持續釋放了“偷騙稅必嚴打”“違法者必嚴懲”的強烈信號。
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呈現三方面特點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5月1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對此作出進一步部署。據榮海樓介紹,國家稅務總局從稅收大數據的角度分析了2017年以來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情況,有三個方面明顯特點。
一是省際間貿易關聯度增強,國內統一大市場優勢更加凸顯。增強省際間貿易流通性是我國建設統一大市場的重要目標。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2年,全國省際貿易銷售額年均增長12.8%,較全國銷售收入增速快1個百分點;省際貿易銷售額占全部銷售額的比重從38.2%上升至39.8%,提高1.6個百分點。
二是創新、信息要素配置增強,重點地區輻射帶動明顯。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2年,全國科技服務省際銷售額年均增長28%,較科技服務總體銷售收入增速快4.2個百分點;全國信息服務省際銷售額年均增長22%,較信息服務總體銷售收入增速快2.8個百分點。北京、上海作為兩大國際科創中心,2022年科技服務省際銷售額分別占全國科技服務省際銷售額的23.6%和16%,2017年至2022年年均分別增長22.1%和24.2%,較這兩個地區科技服務銷售收入增速分別快4.8個和4.7個百分點。“這反映出科技創新和信息技術等要素輻射力逐步增強,兩大科創中心的輻射帶動作用明顯。”榮海樓表示。
三是交通運輸和物流支撐作用增強,現代流通體系逐步健全。現代化交通物流體系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支撐。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2年,全國交通運輸物流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15.2%,較全國總體銷售收入增速快3.4個百分點。其中新運輸方式及現代物流業加速發展。此外,數據顯示,交通物流業跨省貿易也在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