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印發《關于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若干措施》實施細則(下稱《實施細則》),對無還本續貸支持項目、過橋資金貼息項目、企業發債融資補貼項目等三方面的支持對象、支持標準和申報流程作出詳細規定,繼續推動市內金融機構為中小微企業“輸血”。
具體來看,在無還本續貸支持項目上,《實施細則》提出深圳市財政每年安排5000萬元,按照單戶同一授信額度下無還本續貸總額的2%給予銀行獎勵,單戶貸款的補貼金額最高不超過10萬元。
在過橋資金貼息項目上,對于向深圳市政策性的融資擔保機構(含下設全資或控股的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等地方金融機構)和小額貸款公司等地方金融機構申請過橋資金的中小微企業(含申報過橋資金用于小微企業生產經營用途的小微企業主),深圳市財政按照過橋資金以當期基準利率計息,對中小微企業給予50%的貼息,單個企業年度貼息金額最高不超過20萬元。
在企業發債融資補貼項目上,對成功完成融資的本市企業,按照發行規模的2%,給予單個項目單個企業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補貼。對協助企業完成債券融資的金融機構、增信機構、中介服務機構,按照發行規模的1%,每家機構單個項目最高10萬元的標準給予支持,單個項目補貼金額最高不超過30萬元。單個項目涉及的合格機構超過1家的,單家機構的申報金額等于單個項目實際可申報的補貼金額/合格機構數量。
變化在哪里?
根據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官網信息,2018年9月,深圳市出臺《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若干措施的通知》(下稱《若干措施》),隨后在同年12月發布《關于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若干通知》實施細則(下稱2018版《實施細則》)。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2018版《實施細則》有效期為5年,應在2023年年底到期,此次未到期便已提前修訂,有效期延長至2028年1月31日。
相較于2018版《實施細則》,本輪修訂變化主要體現在項目類型、支持標準等細節層面。
在扶持項目類型上,與2018版《實施細則》相比,本輪修訂中并不包括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試點項目的相關扶持政策。小額貸款保證保險是指,為滿足深圳市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融資需求,由小微企業作為投保人,以銀行為被保險人或受益人,向保險公司投保,銀行接受該保險作為主要擔保方式并向前述企業發放貸款。
在支持標準和申報流程上,細節更加規范化。例如,在無還本續貸支持項目申報時間上,強調必須于當年度申報,這在2018版《實施細則》中沒有提及。在申報材料方面,相應增加了“無重復申請補貼承諾書”,著重強調企業承諾。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利好政策延續意味著中小微企業金融扶持力度將持續,有利于更多資金流向實體經濟,降低實體經濟資金使用成本。
深圳“組合拳”助力小微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實施細則》中對中小微企業范疇作出具體劃定,限定在深圳市行政區域內注冊并從事實體經濟運營,符合國家統計局《統計上大中小微型企業劃分辦法(2017)》規定的中型、小型、微型企業。
作為中國創業“優等生”,深圳擁有超過240萬家中小企業,超過140萬個體工商戶。事實上,近期深圳不斷出臺中小微企業相關利好政策。
2022年11月,深圳四部門聯合發布《深圳市2022年“首貸戶”貸款貼息項目實施細則》,對“首貸戶”從深圳轄區內商業銀行獲得的首筆貸款,給予年化2%的貼息,貼息期限不超過6個月。單戶企業貼息金額最高20萬元。
此外,《深圳市關于推動小型微型工業企業上規模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深圳市為專精特新企業辦實事清單(第一批)》、《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實施細則》等一攬子政策密集落地,從紓、促、扶等方面,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支持力度,促進小微企業健康發展。
政策“組合拳”頗具成效。根據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的工作動態,2022年,深圳預計全年新增小微企業首貸戶2.9萬戶,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增長25%,制造業貸款增長17%,均顯著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