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晚,包括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華泰證券、中金公司等5家行業頭部券商,均發布了關于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相關公告。
具體來看,中信證券發布《關于發揮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功能,服務實體經濟的公告》稱,2022年以來,公司圍繞服務實體經濟穩步推進各項經營管理任務,通過資本市場服務,前三季度股權融資規模排名全球第一,持續助力新興領域融資、服務金融雙向開放,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不斷提升。
“2022年1-9月,公司完成境內股權承銷金額2609億元,市場份額20.4%,承銷金額同比增長28.8%。完成境內債券承銷金額1.17萬億元,市場份額5.96%,承銷金額同比增長4.5%。完成境內通道類并購交易金額729億元,市場份額31.3%,交易金額同比增長99.2%。”中信證券指出。
中信證券表示,公司同時通過直接股權投資以及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方式,將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領域的支持,積極投資自主創新及前沿技術相關的優質實體企業,為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
“2022年1-9月,中信證券投資公司新增自有資金股權投資人民幣47億元,主要投向新能源、半導體、新材料、先進制造、新型醫療器械等領域,重點關注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項目。”中信證券指出。
中信證券進一步指出,該公司全資子公司金石投資通過私募股權基金投資近30家企業,投資金額逾人民幣50億元,主要投向高端化工、太陽能電池、工業互聯網、智能駕駛等領域,投資支持的多家企業在產業鏈關鍵環節解決了“卡脖子”問題。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經營情況良好,各項業務平穩運行、保持均衡發展。公司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努力服務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作出積極貢獻。”中信證券強調。
除“券商一哥”外,國泰君安也發布了《關于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公告》,表示2022年以來,公司堅持“金融報國”理念,以服務實體經濟、滿足人民財富管理需求為己任,在助力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實踐中,不斷做強做優主責主業,為經濟社會發展積極貢獻專業金融力量。
“一是支持企業直接融資,不斷提升全生命周期服務效能。二是深耕區域協調發展,精準服務當地實體經濟。三是踐行新發展理念,有力支持實體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四是發揮期貨及衍生品工具優勢,有效助力實體企業降低經營風險。五是加快財富管理轉型,始終滿足廣大居民多元化資產配置需求。”國泰君安表示。
國泰君安強調,下階段,公司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繼續秉持“金融報國”理念,以高質量的金融服務踐行金融國企使命擔當。
此外,海通證券發布了《以服務實體經濟為著力點,服務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的公告》稱,公司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加快融入國家戰略,積極服務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堅定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
華泰證券發布《關于服務實體經濟、助力高質量發展的公告》表示,下一步,公司將以國家全新戰略部署為導向,繼續發揮連接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的橋梁作用,在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創新驅動發展以及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做精做專,向高質量發展堅實邁進。
“下一步,公司將更有效發揮證券公司在連接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中的樞紐作用, 圍繞實體經濟需求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并引導社會資本更多流向科技創新、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等領域,在支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新型工業化建設等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助力國家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中金公司在發布的《關于支持實體經濟和創新發展的公告》中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