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爱精品视频一区,亚洲欧美韩国,男女视频在线,久久精品国产精品

歡迎訪問財經股市網
70年巨變·邯鄲與共和國共成長
首頁 > 金融 > 正文

上海金融機構抗疫值守和復工復產調研結果出爐

金融來源:第一財經2022-05-24 15:52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上海作為金融要素集聚的國際金融中心,保持金融業這條實體經濟“輸血動脈”的穩定及健康發展一直是重要工作之一。然而此次疫情,對在滬的金融機構來說無疑造成了不小的影響。特別是2022年3月以來上海抗疫形勢嚴峻,金融行業也面臨疫情防控的重大考驗。眾多上海金融人在特殊時期勇敢逆行,無私奉獻戰斗在第一線,確保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正常運轉。

  為了了解上海金融機構在疫情中受到的影響、在疫情封控期間抗疫值守保持業務穩定運轉的具體情況,以及復工復產的計劃和實際需求,5月上旬,第一財經、上海金融科技產業聯盟倡議以“平疫結合”的視角,調研上海各類金融機構在抗疫值守和復工復產方面的實際情況,面向上海金融機構發放《上海金融機構抗疫值守和復工復產專題調研問卷》,現將問卷調查結果整理并形成調研分析報告,以期通過反映金融機構的真實情況及需求,推動相應復工復產政策進一步完善,盡快幫助金融業恢復正常平穩運營,保障金融大動脈平穩暢通。

  一、 受訪金融機構基本情況

  本次問卷發放回收期自5月8日至5月20日,發放對象為金融要素市場、金融機構及科技企業。問卷得到相關機構的積極反饋,截至5月20日,共回收有效問卷74份,涉及74家上海金融機構及科技企業。

  這74家公司涉及到共10類金融機構,基本涵蓋金融業的方方面面,其中,證券公司13家(占比17.57%)、基金公司13家(占比17.57%)、科技企業10家(占比13.51%)、期貨公司9家(占比12.61%)、商業銀行7家(占比9.46%)、金融要素市場7家(占比9.46%)。

  74家機構及企業中,有超過四成(42.14%)在浦東新區設立了主要職場(不含營業廳、網點),而黃浦區(11.43%)、徐匯區(7.86%)以及虹口區(7.14%)也成為了上海金融機構選擇設立主要職場較為集中的區域。商業銀行、證券公司由于擁有多家線下分支機構,因此主要職場普遍分布較廣。

  二、 上海金融機構抗疫值守情況

  為了保持客戶資金的安全以及業務的穩定性和持續性,上海金融機構在上海疫情封控期間普遍安排了員工值守計劃。

  從調研結果來看,截至5月20日,74家金融機構中有50家機構的疫情值守時間已持續30天(含)-60天,占比達到67.57%,這一時間區間也和上海截止至5月20日的封控時長一致;但也有12家金融機構的值守人員在機構內已值守達到60天及以上,占比為16.22%;同時,抗疫值守時間在15天(含)-30天以及少于15天的金融機構分別有2家(2.7%)及10家(13.51%)。

  而各金融機構在疫情期間的值守人員規模則因機構業務及規模差異而有所不同。總體而言,考慮到對員工生活的影響及防疫安全,各個金融機構在保證業務穩定進行的前提下,都盡量做到值守人員的規模最小化。因此,從占比上來說,值守人員規模少于10人的機構最多,達32.43%(24家);其次則為10人(含)-30人,占比為27.03%(20家);而在受訪的74家在滬金融機構中,值守人員達到200人及以上的為8家,其中4家為商業銀行、2家為證券公司、2家為金融要素市場。

  而在值守人員中,為了保持金融機構系統的穩定性、業務的順利運行,科技部門人員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此次調研結果顯示,值守人員中科技部門人員少于25%的有39家,占比為52.7%;科技部門人員比重在25%(含)-50%之間的有16家,占比21.62%;而科技人員比重在75%(含)以上的金融機構亦達到12家(占比16.22%),其中一半為科技企業或金融科技子公司。

  三、 疫情對上海金融機構影響及其應對措施  在此輪上海疫情及相應的封控措施下,金融機構受到的影響有多大?在此次調查問卷中,針對“本輪上海疫情對貴單位業務系統運行的影響情況”這一問題,選擇“影響有限,大部分業務通過線上方式正常開展”的金融機構達到41家,超過了半數(55.41%);另有4家金融機構選擇了“影響較小,各項業務整體增速正常或更佳”這一選項,這部分金融機構中有些在2020年疫情時已進行了較為完備的業務線上化轉型,因此在面對此輪疫情封控時已有相應預案及相對較為充分的準備。

  而同時,由于業務模式、線上化程度等的不同,還是有相當部分的在滬金融機構認為疫情對其業務系統運行存在較大影響,選擇“影響非常大,絕大部分業務處于停滯狀態”、“影響相當大,許多業務無法正常開展,業務規模下降”、“影響顯著,許多業務遭遇了限制和阻礙,業務增速下降”的金融機構分別為3家、10家及16家,合計達到29家。

  面對疫情可能帶來的影響,金融機構重點關注的因素前三位分別是:“業務連續性——核心業務不中斷,關鍵功能正常運轉”、“系統可靠性——減少技術故障,確保快速響應和修復”、“信息安全性——遠程登錄時的身份驗證、設備驗證等”,在74家受訪金融機構中,選擇上述選項的分別有72家、72家以及70家,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受訪金融機構均著重關注這三大方面。

  另外,“流程合規性——企業印章、U-Key無法使用的替代方案”、“職場容錯性——某一處職場被封控,另一處可馬上啟用”、“模式靈活性——設施可在平時模式和疫情模式之間切換”三大方面也分別受到54家、36家、36家金融機構關注。相對而言,關注“空間舒適性——辦公空調因疫情無法使用,可開啟外窗”的金融機構最少,74家受訪金融機構中僅有19家選擇了這一選項。

  而針對疫情期間的值守員工,各家受訪金融機構均采取了各項措施保障員工在值守期間的生活需求。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提供基本的餐食保障(62家)、人員調配保障(58家)、住宿保障(55家)、衛生保障(51家)、休閑保障(40家)等,受訪金融機構普遍關注值守員工在值守期間的心理健康問題,有65家金融機構提供了精神保障措施,對值守員工進行心理疏導和情感交流,在所有的保障措施中選擇比例最高。

  四、 上海金融機構復工復產相關情況

  日前,上海第一批金融機構復工“白名單”出爐,涵蓋864家金融機構,金融業已進入復工復產階段。

  上海金融機構在進入復工復產階段后,對于員工是否能夠順利返崗以及復工復產后防疫物資的準備方面仍有58家以及22家金融機構認為存在挑戰和困難。

  調研問卷結果顯示,在復工復產之后,金融機構也將采取各種調整和改進措施,以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各種“黑天鵝”事件。“提高核心業務系統可靠性,保障關鍵功能不間斷”是金融機構選擇最多的措施,一共有68家金融機構選擇;“重要崗位人員實行A-B崗,保障團隊工作持續性”(66家)以及“增強遠程辦公協同演練,以應對員工長期居家情況”(63家)分列二、三位。也有部分金融機構選擇對職場進行調整,其中30家金融機構選擇“對現有職場進行適當改造,以應對抗疫值守各項需求”,17家金融機構選擇“在浦東、浦西分別設置備用職場,以應對極端封控情況”。僅有1家金融機構選擇“以上措施均無”。

  針對更具體的職場調整或增設問題,54家金融機構表示“暫無調整和增設計劃”,占比達到67.5%,而在有職場調整或增設計劃的金融機構中,18家計劃在浦東或浦西增設辦公職場或后援中心,有6家金融機構計劃在上海之外的其他省市增設辦公職場或后援中心。

  而對于辦公職場的多中心布局,多數金融機構認為,在日常工作時,辦公職場的布局應有利于單位各項業務的高效開展,各職場之間應有便捷的通勤出行條件(62家);以及辦公職場的布局應適應機構前、中、后臺業務特點,在辦公品質和成本支出之間做好平衡(50家)。而在疫情期間,辦公職場的配套設施應能提供值守人員的基本工作、生活條件,解決員工的后顧之憂;以及辦公職場的選址應能夠應對“分區管控”的硬性要求,保障核心業務持續平穩運行兩大因素則有最多金融機構選擇,分別達到59家及54家。

  同時,疫情之后,受訪者對于疫情后辦公職場的功能改善也有多方面的期待。其中,希望疫情后辦公職場能夠提供“餐飲服務——設置辦公專屬食堂,提供全時段餐飲”、“住宿服務——周邊配備帶獨立衛浴的服務式公寓”、“社區服務——統一對接所在街道的疫情防控工作”的受訪者最多。總體而言,選擇不同服務的受訪者較為均衡,反映出受訪者對于辦公職場服務全方位提升的期待。

  另外,78.38%的受訪企業表示,有意愿參與上海金融科技產業聯盟組織的疫情防控經驗、機構業務保障等方面的線上/線下交流分享活動,說明疫情保障相關的行業交流活動十分必要。

  五、 金融機構對助企紓困政策的需求和建議

  從此次調查問卷結果來看,此輪疫情對于上海金融機構的影響呈現較為分化的態勢,部分金融機構由于業務模式以及已進行線上化轉型等原因,其業務運營受到疫情的影響有限;然而,另一部分金融機構仍然受到疫情較大影響,業務開展遇到挑戰,規模增速放緩甚至呈現負增長。

  而上海金融機構為了保證客戶資金安全及業務的穩定運營,在封控期間大多派出了值守人員駐點公司,并為駐守人員提供了各類保障措施。

  如今,上海的金融機構已開始進入復工復產階段,為應對后續可能發生的“黑天鵝”事件,金融機構均采取各種調整和改進措施,同時部分金融機構也計劃在浦東或浦西或上海以外地區增設主要職場,降低未來業務中斷或受突發事件較大影響的風險。

  從調研反饋來看,當前,受訪金融機構對于助企紓困政策仍有一些需求和建議。

  1. 加大企業房屋租金補貼減免力度及覆蓋范圍、出臺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目前上海市對于租賃國有企業房產的中小微企業已出臺了相應的租金減免政策,但金融機構相對而言規模較大,無法享受到這一租金減免,因此金融機構希望政府能夠擴大租金減免的范圍,并推出金融業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幫助金融企業減輕疫情帶來的影響,這一需求也被最多受訪金融機構所提及。

  2. 統一政策執行口徑,建立政府與企業溝通區域性政策的快速通道。在前期值守員工輪換的過程中,較多金融機構都遇到了街道等基層組織不認可復工證明,造成關鍵員工無法輪換或到崗的困難,受訪企業希望在復工復產階段執行層面能夠做到統一口徑,并且及時與企業溝通區域性防疫政策的變化,以便企業有充分準備。

  3. 安排專人進行職場管理,保持職場符合防疫要求;建立區域流動核酸檢測小組,按企業需求及時上門檢測。在金融業復工復產的同時,其防疫要求仍然不能松懈。有金融企業建議可由政府安排專家在大規模復工復產前進行職場管理,確保職場符合防疫要求,降低復工風險。而由于之后可能要求常態化的核酸檢測,有金融機構建議政府可組織區域流動核酸檢測小組,并能按需求及時進行企業上門檢測。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財經股市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 聯系方式:QQ:2261036103,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新聞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伦贝尔市| 金堂县| 称多县| 武清区| 瓦房店市| 博兴县| 雅安市| 永年县| 安达市| 五原县| 邹平县| 贡觉县| 富裕县| 家居| 池州市| 新河县| 千阳县| 南部县| 茶陵县| 得荣县| 嵩明县| 巴南区| 沙洋县| 五常市| 衡阳县| 城固县| 德令哈市| 万盛区| 高邮市| 阿克苏市| 山西省| 聂荣县| 太谷县| 临安市| 伊金霍洛旗| 南康市| 克山县| 民勤县| 滕州市| 盐城市| 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