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投資者美債持有規模刷新一年高位 中國美債“倉位”四連降
美國財政部當地時間8月16日發布的月度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2021年6月,海外投資者凈增持668億美元美債,為連續第三個月增持。截至報告日,海外投資者持有美債規模升至7.202萬億美元,刷新逾一年高位。
當月,日本增持了111億美元的美債,令其持倉規模升至1.277萬億美元,創下去年9月以來新高。截至2021年6月,日本依然是美債最大的海外持有國。
美債前三大海外持有國中,中國和英國6月均減持美債。中國美債持有量減少了165億美元,由1.078萬億美元降至1.062萬億美元。這是中國連續第四個月減持美債。英國6月則減持了148億美元的美債,持倉規模降至4529億美元。
此外,6月,美債主要持有國中,增持一方占據主導地位。除日本以外,瑞士、印度、新加坡、韓國、法國、德國、墨西哥等國均不同程度地增持了美債。
市場監管總局:禁止利用技術手段實施妨礙干擾等不正當競爭行為
據市場監管總局官網8月17日消息,為了制止和預防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數字經濟規范持續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法律,市場監管總局起草了《禁止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規定(公開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其中提出,禁止利用技術手段實施妨礙干擾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具體包括以下方面:經營者不得利用數據、算法等技術手段,通過影響用戶選擇或者其他方式,實施流量劫持、干擾、惡意不兼容等行為,妨礙、破壞其他經營者合法提供的網絡產品或者服務正常運行。未經其他經營者同意,經營者不得在其他經營者合法提供的網絡產品或者服務中,實施插入鏈接或者強制進行目標跳轉等流量劫持行為。
發改委:將進一步完善和強化能耗“雙控”制度 堅決把不符合要求的“兩高”項目拿下來
國家發展改革委于2021年8月17日(周二)上午10:00召開8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工作中確實出現了有些地方、行業、企業的工作著力點有所“跑偏”,采取的行動措施不符合實事求是、尊重規律、循序漸進、先立后破的要求,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
一是目標設定過高、脫離實際。我們注意到,有的地方、行業、企業“搶頭彩”心切,提出的目標超越發展階段;有的地方對高耗能項目搞“一刀切”關停;有的金融機構驟然對煤電等項目抽貸斷貸。
二是遏制“兩高”行動乏力。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是當前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當務之急和重中之重,但有的地方口號喊得響,行動跟不上,有的地方甚至違規上馬“兩高”項目,未批先建問題比較突出。
三是節能減排基礎不牢。碳達峰碳中和與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一脈相承,有的地方對節能減排工作不夠重視,能耗“雙控”落實不力,剛才也通報了上半年能耗強度降低情況,應該說形勢是比較嚴峻的;有的行業沒有扎實做好結構節能、技術節能、管理節能,而是寄希望于某種技術一勞永逸解決問題;有的機構蹭熱度、追熱點,熱衷于打標簽、發牌子,碳中和“帽子”滿天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