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養殖端虧損壓力影響,目前市場產能已出現淘汰情況。不過伴隨近期豬價回暖,部分地區二次育肥熱度也有所增加。短期來看生豬市場或存小幅回暖的可能。
豬價回漲
去年四季度以來,生豬市場旺季不旺,走勢低迷,價格一路下探至養殖成本線下方。國內豬糧比價低于5:1,處于過度下跌一級預警區間。
為推動生豬價格盡快回歸至合理區間,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表示,會同有關方面開展年內第一批中央凍豬肉儲備收儲工作,擬收儲2萬噸凍豬肉,并指導各地同步開展地方政府豬肉儲備收儲。
消息發出后,有效提振了生豬市場信心,豬價應聲上漲。
百川盈孚數據顯示,2023年2月20日全國生豬價格上漲,生豬均價15.57元/公斤,漲幅為3.59%。市場端,規模場存在控量情況,散戶出欄積極性不高,二次育肥現象仍明顯,短期養殖端生豬出欄有限,對豬價形成支撐,豬價持續偏強上漲。
“近期生豬價格止跌回漲,較本月初最低點已上漲12.61%。”卓創資訊生豬分析師王亞男2月20日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當日全國外三元生豬交易均價已達到15.54元/公斤。
在兩周之前,全國瘦型生豬出欄均價處于階段性的低點位,已跌破14元/公斤,達到了13.9元/公斤。
搜豬網分析師馮永輝認為,現在仍處于消費最差的時候,但價格并沒有跌下去。雖然此時的反彈依然微弱,但總體方向向好。目前養殖頭均虧損程度依然在200元以上。
虧損致產能淘汰
根據卓創資訊2022~2023年生豬價格及盈利數據對比發現,2022年生豬養殖僅7~11月份處于盈利階段,而四季度需求旺季豬價呈反季節超跌現象,并跌至養殖成本線以下。春節過后傳統消費淡季需求明顯減弱,豬價低位難漲。
數據監測顯示,2023年1月份生豬均價為14.68元/公斤,環比降幅22.32%,其中月內最低價僅13.78元/公斤,明顯低于自繁自養成本線。自繁自養盈利值從1月份由正轉負,平均盈利為-113.39元/頭,最低值為1月末的-236.78元/頭。養殖盈利持續為負值,養殖信心不足且資金受限,部分地區開始減少產能。
“由于持續虧損,部分散戶有退市表現,部分豬源充沛區域有去產能的可能。”王亞男認為,整體而言,今年生豬養殖或陸續處于價格觸底、養殖虧損、養殖端去產能、價格上漲的過程。
市場存回暖預期
在收儲等系列利好消息提振下,生豬市場觸底回升態勢明顯。這是否意味著豬市最低迷的時段已經過去?
王亞男認為,一季度生豬市場需求或呈現低迷運行態勢,但從供應端來看對行情有一定支撐作用。春節前后養殖單位出欄積極性較高,2月上旬出欄量亦較多,或致使2月中下旬及3月份供應量短時收窄。
“此外由于二次育肥熱度增加,近期部分90~120公斤的生豬均有作為二次育肥使用的情況,而用作二次育肥的生豬價格較高,在一定程度上對標豬價格有一定拉動作用。”她認為,綜合而言,一季度豬價雖仍有低位運行的可能,但從趨勢上來看2月末至3月不乏小幅回暖可能。
百川盈孚也分析,養殖戶出欄積極性下降,惜售挺價現象屢見不鮮,而集團豬場漲價出欄,階段性市場生豬供給偏緊。國內豬肉消費慢慢恢復,學校陸續開工,加上屠企逢低在分割入庫,屠企開工率穩步提升。二次育肥浪潮再次被掀起,屠企采購適重生豬存在一定困難。由于國家啟動收儲,市場看漲情緒再度升溫,短期內或有偏強運行走勢。
2月20日,期貨市場上生豬期貨主力合約盤中最高達17695元/噸,較月初15650元/噸已上漲超13%。
美爾雅期貨認為,今年供應量較去年變化有限,消費恢復預期較強,實際效果仍待檢驗。現貨價格短時調整上行,雖然利空階段出清,但上半年產能將走入上行區間,同比去年增量有限,上行驅動不足,下方空間有限。
廣發期貨則提示,啟動凍肉收儲對市場情緒有較強提振,目前期現共振上漲,盤面情緒更加高漲。但是二育提前入場無疑增大了后期豬價波動的風險。未來主要關注需求端的恢復情況,當下入場二育肥預計會在未來3個月陸續出欄,若出欄呈增加節奏,疊加體重上移,無疑將增加供應壓力。
封面圖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