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2035年中國人均GDP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朱光耀認為,2萬美金是非常重要的參照指標,要達到這一目標,需要中國人均GDP從2019年的1萬美元增長到2035年的2萬美元,國內生產總值也需要隨之翻一番,這需要未來15年間,中國GDP保持著年均4.73%以上的增長率才能實現。
朱光耀指出,在付出巨大代價之后,中國前三季度GDP分別增長了-6.8%、3.2%、4.9%,三個季度綜合統計實現了0.7%的正增長,他認為,第四季度,中國經濟有望實現6%左右的增長,回到潛在增長率水平已經基本成為定局。
“我們有信心中國經濟2020年最終經濟增長率要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的1.9%的正增長要高。”
在此基礎上,他指出,未來5年乃至15年的增長備受關注,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2035年中國人均GDP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為中國提出了新的目標和任務。
2019年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第一次超過了1萬美元的大關,達到了10261美元,而2020年7月1日世界銀行把高收入國家的標準上調到12535美元,這意味著中國距高收入國家的標準線還有2000多美元的差距。
朱光耀指出,2019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87.75萬億美元,中國14.3萬億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的總規模,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2019年的國內生產總額是21.43萬億美元,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是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67%。據IMF預測,2020年中國GDP與美國之比會上升6個百分點,達到73%。不過,2019年美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6.5萬美元,中國是10261美元,從人均上看,美國仍是中國的6.5倍,差距依舊巨大。
何謂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朱光耀指出,西方七國中,美國人均GDP達到6.5萬美金、德國和加拿大大約4.6萬美金,英國人均4.3萬美金,法國和日本基本上在4萬美金,意大利為3.3萬美金,這是最發達的工業化國家,中國講的中等發達國家和西方七國相比不具參照意義。
在他看來,歐盟的希臘、斯洛伐克基本處于發達國家中等水平,2019年,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上,希臘是1.95萬美金,斯洛伐克1.93萬美金,以此為參照,2萬美金是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一個重要參照指標。
以此為參照標準,朱光耀認為,未來15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需要從2019年的1萬翻到2035年的2萬美元,與此同時,國內生產總值也需要翻一番,而這,需要年均4.73%的增長率才能實現。
在他看來,這一任務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