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疫情年,2021年則是世界百年大變局的開端年,也是最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里,整個世界都發生著很多的事情,疫情肆虐、美國放水、原油下跌、房企倒閉、暴雨洪水、臺風來襲。可以說每一件事情都是牽扯著億萬老百姓的利益。
今年上半年,中國也在默默發生著4件大事,這關系著14億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我們一起來看看。
第一、嚴格管控房價
疫情期間,美國大放水1.9萬億美元,導致全球通貨膨脹,大宗商品價格節節上漲。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6月份,全球房價平均同比上漲了7.3%。2021年5月份,加拿大房屋的平均售價同比上漲38.4%。
那么我國的房價呢?根據中指研究院發布對2020年全年房價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百個城市住宅價格累計上漲3.46%,漲幅較去年擴大0.12%。
而我國現階段的發展方向是保民生、促就業,讓老百姓住有所居。顯然在這種大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之下,房價還持續大幅上漲肯定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所以嚴格管控房價成為了今年的第一件大事。
根據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遞交破產文書的房地產企業累計就已經達到了203家。這其中絕大多數為地方性小房企。今年A股近50家已披露半年業績預告的上市房企當中,近一半中小型房企預告虧損。房住不炒的政策堅決執行。
第二、嚴管義務教育
嚴格管控校外義務教育培訓,限制校外義務教育機構的野蠻生長,控制資本的力量。嚴管K12教育的目的就是防止教育插上資本的翅膀,到最后無所不能。
教育是學有所成后減少人們的生活壓力,而不是讓教育變為人們的生活負擔,增加人們的生活壓力。嚴管義務教育就是要讓每個孩子都能讀起書,公平、公正地去讀書。
因為我國正在以人為中心的發展模式替代以資本為中心的發展模式。從粗放式的發展階段轉變到高質量的發展階段。這是我國正在發生的第二件大事。
第三、放開三胎生育
我國新生兒出生數量再創新低,2020年出生并已經進行戶籍登記的新生兒數量總共為1003.5萬人,同比2000年之前下降了一倍之多。老齡化社會的現象是越來越嚴重。為了經濟可持續發展,保障人口的穩定增長,促進人們生育的意愿,今年放開了三胎生育。這在根本上也能帶動一定數量的人口增長,尤其是那些想生二胎的家庭。放開三胎在未來將會帶動一定的經濟增長。
第四、互聯網反壟斷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企業業務拓展變得無邊界化,一家獨大的企業是越來越多。再加上資本的力量,讓一些互聯網企業的觸角是越來越長,從科技到民生是無所不能。
其實,如果資本不加以管控,野蠻生長的背后就像是一團烈火,看著很誘人,但是所到之處,最后都會寸草不生。
互聯網反壟斷,就是抑制大企業、警示中企業、扶持小企業,讓大家在市場激烈的競爭環境當中公平、公正地去競爭。這樣才會百家齊鳴,而不是一家獨大、一枝獨秀。針對反壟斷,有句話叫做,沒有大而不倒的企業。誰都不能越雷池半步。
以上這四件大事,我可以用15個字來概括,保民生、拉內需、促就業、平財富、抓質量。平財富就是防止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調節貧富差距。抓質量不僅是要抓經濟發展的質量,更是要抓人口本身的質量。
既然2021年是百年大變局的開端年,那么在未來5年并不見得大家日子就會好過,反而會顯得很艱難。我們普通人一定要做好以下這三種準備。
1、社會形勢不明朗,我們就要做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充分準備,凡事要量力而行,更不要盲目擴張,此時守江山會比打江山更加重要。
2、在現金為王的基礎之上做到合理理財。這兩點并不矛盾。現金為王就是你要有充足的現金以備不時之需,最少需要夠自己一年開支的備用金。現金夠了,我們就可以用多余的錢來做合理的理財,防止通貨膨脹、貨幣貶值讓自己的財富大縮水。
3、社會在促進就業,鼓勵大家做以互聯網為基礎的自由職業,來帶動更多的就業。比如像當下的自媒體、直播、電商等等。所以,在大環境不確性的情況下,富人是越穩越好,而窮人則是越動越好。因為只有你動起來才會有更多的機會。這也是我們窮人逆襲最好的時間點。
2021年,中國默默發生著4件大事,未來5年是艱難期,普通人的出路又在哪?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