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設計發燒友的盛宴
本次國際作品展的舉辦地紫光·天府芯城——智慧之環,是由國際著名建筑設計師南納.德.魯(Nanne. De.Ru)與中國智慧產城運營商紫光海闊合力打造的地標級作品,在致敬成都這座包容城市的同時,蘊含了獨有的美學與科技感。
如同綿延起伏的山坡,智慧之環整個屋頂和立面均為曲線形設計,用一抹鮮艷的紅色點綴。流線的環狀建筑寓意萬物互聯、科技無限演進,屋面步道的創意功能旨在創造人與人、人與自然共融共通的交互。
作為紫光·天府芯城的展示中心和接待中心,智慧之環是整個項目科技、文化、生態凝結的縮影,同時,也將作為呈現未來可能性的重要場地。
此次展覽作品更不乏運用高科技,以多媒體為載體的藝術作品,通過獨特的視覺奇觀,激發人們對未來的想象、對時間的思考。
設計與未來的對話
本次設計未來國際作品展分兩部分,設計未來論壇+設計未來文獻展。以設計學和未來學為基礎,“設計未來”從人文視野展望未來研究,在產品與服務中融入對世界觀、價值觀的社會人文視角宏觀思考;它為設計賦予時間變量,將演變過程與趨勢視為設計的有機組成,為設計思考和實踐注入未來思維,幫助創造者從未來視角思考當下設計與科技發展方向。
在眾多將展出的“黑科技”作品中,《AI山海經》以沉浸式壁紙與AR展示的方式,讓山海經中的生物“活”在智能手機里。
在這個由計算機扮演上帝的“電子烏托邦”中,虛擬生物棲息而生,日與夜不斷循環,演化出了許多“不合常理”的怪象,如同人工智能也會在黑夜夢境中暢想,也許就是這樣和諧又沖突的場景。
《異次“圓”宇宙》作品, 三個圓環內部竟然是三個全然不同的異次元世界!科技城市、武林之境、美學空間儼然排列開,未來感、禪意、詩情撲面而來。
同樣在視覺上相當復雜的還有《光輝城市》。通過像素圖形這一數字時代下特有的視覺語言,構成整個城市發展的表達邏輯,即運用像素從點、線、面、體到多維的造型語言,描繪一個不斷發展、周而復始的城市景觀。
同時,也不乏可互動的人機交互作品。《聲光映射交互裝置》讓聲光映射在墻壁之上:觸摸之時,音符與人工智能生成的樂段伴隨著數字影像,聲光電帶來了精微曼妙的感受。
《溯源》將中華姓氏投射到整個房間中,是一個講述從古至今姓氏發展的沉浸式展覽。結伴而行的你不僅可以追溯到自己姓氏的源頭,還可以了解你和他(她)妙不可言的緣,進入中華姓氏文化的探索之旅。
此外,還有諸多涉及教育、硬件領域的商業構想作品。
每一個作品都獨具味道、打動人心,這些設計者們在現代和傳統的融合中創造了價值,也為城市未來設計提供了多種思路。
而在智慧之環的未來場景中,還將打造一系列文化“創客”集聚地。這里將結合“互聯網+”模式,引入各地的“創客”加盟。同時,融入時尚、藝術領域頂級匠人大師,以及美食、音樂俱樂部等文化創意元素。
更多關于藝術與文化、城市與未來的畫卷,將持續在智慧之環徐徐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