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據上看,最大的亮點在于庫存數據呈現了較為明顯的環比增長態勢,這與新增供應數據井噴的態勢有直接關系。易居研究院認為,當前各地預售政策總體上呈現寬松態勢,房企在三道紅線下也積極調整推盤策略,進而會使得新盤入市節奏加快。對于各個城市來說,后續若是有降價促銷等政策支持,那么市場交易不會太差。
房價方面,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進行測算,今年6-9月份全國新建商品住宅單月成交均價已經持續4個月位于1萬元以上的水平。另外,根據易居研究院監測的數據顯示,1-9月份全國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15801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0.7%。
易居研究院表示,當前全國房價進入萬元大關值得市場關注。房價上漲雖然與購房需求總體強勁、土地成本上升等因素有關,但全國房價漲幅可控,所以后續調控的重點依然是全國熱點城市,以及投資投機屬性過強的城市。
對于后市,易居研究院認為,四季度各大城市依然有降價促銷的動作,去庫存仍成主旋律,預計房價漲幅不會顯著擴大。雖然全國少數城市近期購房政策面臨收緊,但從全國各個城市看,購房政策依然以寬松為主,其有助于各地的去庫存。但同時要警惕投資投機需求的釋放,這也是穩房價方面所需要重點管控的內容。
9月份新增供應創近10年月度新高
報告顯示,截至9月底全國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為50739萬平方米,環比增長4.8%,同比增長9.3%。供求關系方面,新增供應數據呈現“供大于求”的態勢。根據報告,9月份,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供應量為7529萬平方米,而成交量為5228萬平方米。報告稱,9月份供求矛盾突出與供應量井噴有關。從歷史數據來看,新增供應已創下近10年的月度新高。
從各類城市看,二線同比增速較高。截至9月底100個城市中一、二、三四線的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分別為3110、26603和21026萬平方米,同比增速分別為12.2%、14.4%和3.0%。易居研究院分析認為,三類城市同比增速都呈現了擴大的態勢,進一步體現了庫存增加、房源充足的特征。尤其是從二線城市來看,同比增速較高,其對于后續市場交易活躍有積極的支撐作用。
具體到各城市,截至9月底100個城市中,有67個城市庫存出現了同比正增長現象。總體上看,庫存同比上升的城市數量仍然很多。易居研究院分析,以二線城市為例,部分城市庫存上升和市場略偏冷有關,類似鄭州、南寧、昆明等城市。而部分庫存上升和去年庫存偏低、今年供應較為積極有關,如杭州、南京等城市。對于此類熱點城市來說,庫存增加有助于增加房源,其對于抑制房價過快上漲有積極作用。
?百城住宅庫存去化周期不足10個月
存銷比方面,觀察今年1-9月份數據,“倒U型”走勢較為明顯。報告顯示,9月份,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即庫存去化周期為9.8個月,這也意味著市場消化完這些庫存需要9.8個月的時間。
從城市結構來看,三類城市均低于12個月水平。根據報告,9月份,100個城市中一、二、三四線的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分別為10.7、9.6和9.8個月。值得注意的是,一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的存銷比有較為明顯的下降,二線城市雖然沒有調整,但從橫向對比看是三類城市中存銷比最低的。
具體到各城市,浙江板塊去化周期較小。根據排序,9月份存銷比數值排名前10的城市中,除廈門外,剩下9個城市都是三四線城市。從城市結構上看,包括寧波、湖州和杭州在內的浙江相關城市存銷比較小。易居研究院分析認為,即便是一些去化周期過高的三四線城市,其去化速度總體也在加快,已經走出疫情的陰影,這和各地購房貸款政策寬松、購房者預期轉好等因素有關。而對于存銷比較小且已經收緊了購房政策的城市而言,客觀上會使得后續存銷比數據上升。
全國房價進入萬元時代,部分城市過熱
房價表現方面,全國房價正式進入萬元時代。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進行測算,今年6-9月份全國新建商品住宅單月成交均價已經持續4個月位于1萬元以上的水平,分別為10113、10263、10540和10191元/平方米。易居研究院認為,雖然住宅均價總體上漲,但漲幅可控。今年1-9月份漲幅為7.2%,四季度依然會有降價促銷的的動作,全國房價漲幅有望趨穩。
另外,根據易居研究院近日發布的《100城住宅價格報告》顯示,1-9月份全國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15801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0.7%。與全國數據相比,這100個城市房價約超出5000元/平方米的水平。易居研究院認為,今年前9月全國100個城市房價指數環比漲幅以降溫為趨勢,近期略有企穩。此前之所以漲幅過大,和1-2月份數據異動有關。當前此類異動帶來的干擾減少,漲幅數據更為真實。對比來看,百城漲幅明顯超過全國水平,這也說明后續全國百城更需要穩定房價。
從城市分類上看,一線城市漲幅約6%,房價炒作較少。二線城市受三季度調控影響,漲幅趨穩,三四線城市則漲幅略有收窄。報告顯示,1-9月份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45640元/平方米,同比上漲5.6%。32個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15454元/平方米,同比上漲9.3%。64個三四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12209元/平方米,同比上漲9.1%。
易居研究院認為,今年一線城市房價漲幅明顯小于2019年,也小于二線城市水平。上半年深圳房價有所炒作,但北京、上海和廣州相對平穩。隨著深圳調控政策的出臺,四個一線城市房價總體趨穩。在當前房價漲幅走勢下,政策面也會保持穩定的態勢。三季度二線城市年初累計房價同比漲幅曲線相對平穩,至少說明沒有反彈。這和今年三季度二線城市購房政策收緊的態勢有關,體現了積極的穩房價穩預期導向。尤其是到了傳統金九銀十階段,此類城市依然有降價促銷等動作,客觀上都會促進房價漲幅的趨穩。從近期三四線城市年初累計房價同比漲幅曲線來看,略有下行,也說明有一定的降價促銷或讓利現象。另外需要提示的是,相比全國的房價水平,這64個三四線城市房價明顯要高,其代表了熱點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水平,也是后續三四線城市穩房價的重點所在。
此外,從城市排行可以看出,成都、珠海等城市房價過熱。根據報告,1-9月份全國有7個城市房價是位于過熱區間的,包括成都、江陰、珠海、蘇州、長沙、銀川和桂林。此類城市房價漲幅超過了20%的水平,成為今年四季度穩房價工作需要夯實的城市。對此,易居研究認為,部分城市漲幅過大,或和成交結構有關,類似蘇州和長沙等。若是考慮此類因素,那么實際上房價過熱城市并不多,對于成都、珠海、銀川等二線城市需要適當強化房價調控政策。